本文阐述了网络中立性法规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新高速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以及对相关消费者订阅基于光纤宽带连接服务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网络中立规定对光纤投资产生直接负面影响,对纤维订阅有间接负面影响。如果拜登政府真的要遵循科学,就不会试图复兴网络中立性。
中国为什么要在一个欧盟和美国长期发挥影响力的地区进行巨额投资呢?答案或许在于布鲁塞尔和华盛顿不再发挥像它们十年前那么大的影响力了。西方已经对巴尔干地区失去兴趣。美国仍在科索沃维持重要存在。然而,由于中东安全局势的发展以及华盛顿战略性地转向亚洲,美国已从该地区抽离。
湄公河下游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地区国家缺乏现代基础设施,亟需基础设施投资。自然而然,“一带一路”倡议引起了湄公河下游国家的极大兴趣。对于中国而言,湄公河下游地区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为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且中国希望通过该地区加强南部省份与东南亚之间的联系。
“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巨额贷款,中国放贷如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可大大解除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疑虑。此外,要使“一带一路”倡议更具包容性,就要吸引更多发达国家参与。“一带一路”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一份公共产品,在这个平台上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可参与进来,也都可从中受益。
向绿色经济过渡已经迫在眉睫。有效开发和推广绿色技术以及提高竞争力的先决条件是,有运转良好的国家优质基础设施体系,包括标准、合格评定(即检查、测试和证明)、计量和认证。因此,建立相关的优质基础设施能力对于有效使用、调整和创新技术至关重要。
不能将亚马逊地区的森林砍伐仅视为一种环境现象,它是安全、经济和治理问题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亚马逊地区的环境、自然资源和人居环境,为该地区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自中国2013年推出旨在将非洲、欧亚大陆连通整合的“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美国、欧盟、日本和印度这四大全球主要力量都提出了相仿的倡议。在印度,莫迪在2014年当选后不久就提出了一项跨境连通性政策,即“邻里优先”政策,以让印度成为区域内/间连通性发展的主导。
本文旨在从战略基础设施的角度,深入研究地中海和中东北非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问题,以及该地区的冲突与合作。本研究还考虑了全球实力的转移,更具体地说,中东北非地区地缘政治中,非西方国家的崛起。
第十四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 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