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21年德国GDP增长2.4%,2022年将增长4.8%。预计今年的消费价格将上涨3%,2022年将上涨2.5%。2022年公共预算赤字可能会从今年的4.9%下降到2.1%。鉴于名义GDP强劲增长,2022年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预计将从2021年的71%下降到67%。随着产能利用率的恢复,新冠危机的经济影响将逐渐消除。
尽管遭到疫情破坏,全球价值链和全球化并没有消失,只是出现了一些调整。随着私营部门和政府寻求缩短生产线并为未来危机建立缓冲,供应链可能会变得更加区域化,将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区域性生产线。
人类活动相关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否认这种说法是不现实的。然而,政治和社会项目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及其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这一点还不太清楚。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行。正值全球疫情反复,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核心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前所未有“开闸放水”导致全球货物服务价格紊乱震荡……一系列因素显著推高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体系的不确定风险。
虽然全球金融界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支持低收入国家上,但世界上大多数贫困人口都在中等收入国家,这些国家经济复苏对实现公平和可持续全球未来至关重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可以在动员短期和中期融资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帮助中等收入国家摆脱危机并为全球经济制定新路线。
与发达经济体不同,疫情后新兴市场国家的GDP轨迹明显低于疫情前的估计。许多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目前发展轨迹是增长缓慢、投资和公共支出水平低,以及偿债负担不断上升。不过,还有另一条路可走,这条路将为全球经济增长和股市带来更好前景,同时降低系统性债务违约风险。这是一条寻求加速绿色、包容和有韧性增长的道路。
中国经济仍在增长,首先是因为消费增长保住了势头,其次是因为强劲的净出口。但能源严重短缺以及环保措施和公用事业监管方面的考虑不周所造成的意外后果抑制了三季度经济增长。
2019年,德国的经常账户盈余为2900亿美元,为世界最大。德国的经常账户盈余一直未有缩减:2011年至2020年,它从未低于GDP的6%,并连续6年保持在7%以上。这样的水平对于一个西方国家来说是非常不寻常的。
随着本周批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国家数量已经达到最低门槛,涵盖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成员国的该协定将在明年1月1日生效。 贸易专家说,随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自贸协定即将生效,中国在扩大全球贸易的过程中一马当先,把越来越奉行保护主义的美国甩在身后。
在美国部分地方选举民主党连遭重创,以及国内民众对拜登政府的支持率持续下挫后,国会民主党议员终于搁置内部争执,于日前通过1.2万亿美元规模的基础设施法案。接下来只需美国总统拜登签字通过就将付诸推行。
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董事长查理·芒格说:“共产主义中国在处理经济繁荣问题上比资本主义美国更明智,这让我觉得很有趣。我认识很多比我聪明的人。难道不应该有这样一个国家,有时在某些方面比我们还聪明吗?”
中国的上市互联网科技企业因为今年的监管整治行动而遭受打击。但这并未导致私募市场的活动止步:投资者仍在涌入中国的许多科技初创企业。
在2021年7月前,欧洲央行设定的通胀目标为“接近但低于2%”,多年来欧元区相对较低的通胀率远低于这一目标,但却在今年夏季跃升至3%以上。9月欧元区通胀率升至3.4%,为13年来的最高水平。
本文考察过去几年《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区域贸易和投资流动,探讨《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区域内企业对该协定,特别是其电子商务章节的看法,介绍《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相对于塑造该地区贸易和电子商务模式其他因素的独特影响。
在组建内阁时,日本新任首相岸田文雄任命经济安全大臣,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经济安全大臣职位。岸田文雄的目标与拜登政府目标密切一致,拜登政府一直强调加强国家安全的国内经济基础,保护和促进关键技术和供应链。
非洲的非正规经济部门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数据,非正规经济占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近90%,占北非经济约2/3。全球发展中心研究小组有证据表明,非洲非正规企业难以获得传统银行服务。
欧盟于2021年9月16日正式发布印太战略,该战略以2021年4月的提案为基础,反映了欧盟在印太稳定中日益增长的利害关系。本政策简报审查了欧盟为印太地区设想的已宣布目标的主要障碍和机遇。
2021年是阿拉伯之春的十周年,但引发北非和中东地区动荡的大多数根源问题仍未解决。该地区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正处于微妙阶段,新冠肺炎疫情及其经济影响进一步加剧该地区原有脆弱性和不平等,这引发北非公民对机构、执政精英和政党的失望和不信任。本文揭示北非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世界并没有完全处于去全球化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犯罪和气候变化等现象证明了全球合作和互联互通的持续相关性。最好将这个问题理解为全球化和去全球化力量之间的平衡问题。
9月份能源价格高企对欧元区通胀产生了显著影响。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最新估计,能源在所有价格指数组成中的涨幅最高(17.4%),将整体通胀推高至10年来的最高水平(3.4%)。
显示 12819 条中的 4001 到 4020 条结果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潮涌新疆70年 丝路新程:立体通道联通亚欧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开幕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