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中国并购交易数量的爆炸性增长,对世界经济而言是积极信号。
本文将讨论以大兴机场及周边为核心的“亦庄新城计划”在2035年前建设产业集聚区的顺序。
2021年可能是中国正式从优先考虑GDP数量转向优先考虑GDP质量的时刻。
许多经济学家预计中国的消费支出会在疫情结束后反弹,但人们普遍担心,鉴于贫富差距在疫情影响下扩大,从长期来看,提高个人消费占GDP比重对中国来说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中国正加紧整顿过度负债企业。有政府出资背景的六家大企业负债总额超过1.8万亿元人民币,海航集团等已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中国领导层的整顿举措,是为了避免过度负债问题波及金融市场进而搞乱经济。
中国9年来首次削减财政赤字,2021年财政赤字拟安排3.5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减少5%。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额也有所下调。但是考虑到对就业等方面的影响,压缩幅度限制在较小范围。因应对疫情激增的财政赤字想要回归到常态化水平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中国的“双循环”战略并非只是单纯的经济调整,一旦成功,它将对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在去年11月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首脑会议上表示愿积极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澳大利亚的莫里森政府对英国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表示欢迎。但是这样一来,就有可能破坏澳大利亚半个多世纪的外交努力取得的积极成果。
如果美国希望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物联网这些新兴产业中参与竞争,就需要更强大的半导体供应链。优势来自明智处理全球关系,而不是切断全球关系,试图走自己的路。
当代中国的经济奇迹是在田野上生根发芽的。进入21世纪,中国的未来再次指向农业领域,中共如今打算在此领域充分运用其技术实力。
中国是电动汽车的最大市场之一,电动汽车产业前景光明。2019年中国市场电动汽车的销量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销量的总和。这种领导能力不是偶然,而是中国政府精心设计的政策推行成果。
中国共产党将用当之无愧的奖牌来纪念建党一百周年。中国国内的新冠疫情得到控制,成为全世界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使数千万人摆脱极端贫困,与欧盟达成历史性投资协定,以及用另一项规模宏大的贸易协定巩固了其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面对一张雄心勃勃的路线图,这些成就使政府和人民充满信心。
经济学家们正在分析中国最新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他们看到,中国在慢慢撤出针对这场疫情推出的刺激措施的同时,实现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有所增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兴援助国,对外援助在其对外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白皮书所强调的那样,中国政府正用对外援助支持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反过来,上述理念和倡议也将指导中国的对外援助计划及援助分配决策。
整体上看,中国官方贷款确实在萎缩,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并未放慢在东南亚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脚步。
本文审视中国与非洲伙伴之间的关系。在考虑地缘政治方面担忧的同时,本文着眼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并探讨数字丝绸之路的作用。本文旨在超越围绕中国参与非洲事务的政治化叙事,将其与实际行动进行对比。
即使今年剩余时间中国经济的季度环比增速为零,2021年全年中国经济的同比增速仍将达到6%。这要归功于它在2020年底的强劲表现和今年上半年非常低的比较基数。因此6%的增长目标是保守的。这给中国留下了足够的回旋余地。
历经7年35轮谈判,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最终在2020年底宣告完成。通过这项旨在开放市场而不是封闭市场的独立对外经济政策,欧盟赋予其 “开放战略自治”新的含义。
本文全面审视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肯尼亚合作及其对肯尼亚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它的论据基于官方文件和数据,以及基础研究。它的发现有助于讨论“一带一路”对非洲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显示 12816 条中的 4941 到 4960 条结果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潮涌新疆70年 丝路新程:立体通道联通亚欧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开幕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