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数量少导致太平洋岛屿国家工业化规模小,削弱了他们的规模经济。运输和原材料的高成本也使创业难以维持。太平洋岛屿国家需要对特定市场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行业投资,升级其交通基础设施,改善贸易机会,以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一个繁荣的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是非常有利的,有了繁荣的资本市场,众多企业可以获得极低低成本的资金。但如果中国股市非理性上涨,在股市的资金还没有真正流入实体经济,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的时候,就以大崩盘的方式提前结束牛市。那么股市支持实体经济的设想就会成为泡影。
影响企业发展的是企业综合负担上升速度过快的问题,目前企业本身承担的税负已不算低,加之近些年来,人工成本、环境成本、汇率成本、资金成本等都出现较快上升,企业利润空间缩小,税收利润比重加大,因此税感凸显。
“国企改革是逼出来的,越是经济下行,越是到关键时刻,越要相信市场的力量。我们要积极探索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路径,坚定走市场化这条道路。”张永伟强调,国企容易被政府主导,千万不要把国企不当市场主体,违背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让其无限度地去拉投资、扩产能、背包袱,这最终会让企业和政府吃大亏,企业会失去调整的时机,丧失活力,政府则又被迫为困难企业埋单。
日本政府的债务水平在发达国家中最高,政府债务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240%。主要国际评级机构纷纷下调对日本国债的评级,对其评定的等级甚至不及意大利。这与其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地位很不相称。二战后,日本经济经历了三次波动,每一次都与美国政府债务及其应对策略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正是这些波动导致日本政府陷入债务泥潭。
“对于筹建中的民营银行,应注意几个问题:在战略层面明确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基于发展模式,引入足够的高素质人才;形成科学规范的公司治理体系,董事长、行长应有银行从业经历;构筑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打造千亿内部市场这样一个颇具意味和抓手性质的创新举措,显示两大世界500强企业的融合工作推进到实际操作层面。如果内部市场开拓有力,效果明显,实现1+1>2的效果,将为大型中央企业的重组提供样本。
小微企业管理相对比较粗糙,没有严格的财务制度,也很难承担专职税务人员的成本。以往的做法是向小微企业征收定额税,手续较简单,也不需要发票。而营改增以后,管理更加规范,税收抵扣需要发票,增值额大的企业纳税增多,部分小微企业税负可能增加。
倘若特朗希望经济增长并创造就业,就不能接纳纳瓦罗消除贸易逆差和实现“平衡贸易”的疯狂计划,他的计划会导致大规模资本外逃,令国外市场对美国商品关闭大门,带来经济灾难,但愿此计划会引发国会共和党人的公开反抗。
不可预见的地缘政治事件笼罩着2017年全球各经济体的前景。政治不满情绪推动了英美等国的反建制派力量,这可能令全球贸易议程混乱。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重塑北半球贸易关系的意图让拉美经济前景变得不明朗。
“要综合考虑过剩产能企业的发展特征和经营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发金融产品,实现过剩产能与有效需求的合理对接。针对进行重组兼并整合的企业,通过调整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措施,以及‘商行+投行’的综合金融服务,助力降成本。”
人民币加入SDR之后,增加了“一带一路”沿线货币融通的可靠性、可行性。目前,美元加息导致资金回流美国的可能性增加,用于第三世界发展的美元资金呈下降趋势,人民币可以弥补美元缺位带来的影响。长期看,人民币在区域和世界范围内起到主导作用是大势所趋。
中国的发展理念也进一步渗透到全球治理理念中。例如,中国强调多方参与,追求更加公正合理,使各个国家都能受益的国际秩序。这意味着全球治理机制要更加具有多元性、包容性,发达国家要接纳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在更加广泛的层面上开展对话、协商与合作。从物质层面到理念层面的推进,体现出中国正在全方位地迈向“全球治理时代”。
中国政府“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建设,加快财税体制和投融资机制的改革,创新金融服务,“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已经被列入“十三五”规划,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近段时间关于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文件相继出炉,践行绿色行动也将随之不断深入。
最近十几年来,人民币曾经长期处于升值通道之中,这对我国的外贸交易产生了很大的压力,政府财政的出口退税补贴政策也难以取消,也成为美国等国家攻讦我国外贸政策的一个借口。近年以来,随着欧美“黑天鹅”事件的频发,人民币的贬值可以顺势把之前积攒的压力给释放出来,缓解了我国出口的压力,减轻了外贸企业汇率风险,央行的淡定也是对国外称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的一种回应,这也可以为我们以后进行调控争取主动性。
通俗地讲,全球治理指的是全球事务谁来管,如何管。全球事务攸关人类整体利益和共同命运,全球治理则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作为快速发展的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致力于全球治理及其变革,既是顺应历史潮流之举,也是对历史潮流的推动。
本文不仅证实了前人有关存款保险道德风险后果的研究,也证明存款保险的推出如何带来系统性风险。作者用确凿的证据证明,存款保险通过去除市场约束增加了银行系统的风险。
美国未来的贸易政策可能与过去70年大为不同。特朗普将领导一个更加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美国,向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关税(但关税可能低于拟议的45%),或抛出针对中国补贴协议的贸易案例,并且调查所谓的汇率操纵行为。
英国脱欧公投和特朗普成功竞选美国总统预示着英美全球经济领导力的结束,美英投票结果揭示了民众强烈而广泛的重新掌控本国经济的需求。英国离开欧盟,就再也不是欧盟单一市场自由化的一部分,资本市场联盟计划也将在英国缺席的情况下谈判。特朗普似乎要转而专注于消除国内环境对美国商业的限制以及后危机金融监管。
随着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且共和党在参众两院保持多数席位,税收政策大调整的可能性大增。减税几乎让共和党所有派系团结到一起。但实际会是一次重大结构改革还是只是减税,仍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都可能会被吹嘘为一次全面改革。
显示 12533 条中的 11221 到 1124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