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俄间贸易关税消除的情况下,欧盟对俄出口也将随之减少。电子机械、设备和机械、反应堆领域最受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了中国在出口结构和战略方面的发展及欧洲继续升级发展顶尖行业的重要战略意义。
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学者Derek Scissors在《中国对外投资爆发,而且达到巅峰?》一文中表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在世界各地投资速度之快创下记录,投资额超过了四年前任何一年的全年总额。这主要得益于在美国的投资,多以中国民营企业收购美企的形式。
布勒哲尔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GEETHANJALI NATARAJ在《欧盟-印度自贸协定谈判能否重启?》一文中表示,欧盟与印度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FAT)谈判已经持续了九年多。
宁波打造中国-中东欧国家“一带一路”合作的中心城市,应充分发挥区位、港口和开放三大优势,利用重大机遇,开拓新的合作机会,进一步扩大宁波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着力使宁波成为中东欧国家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向投资合作、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三大“首选地”。
一,促进互联互通是 “一带一路”价值链与国际产能合作的基础。二,构筑“一带一路”框架下新的雁阵模式。而雁阵模式的核心是产业转移。三,在“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和港口共建经贸合作园区。四,积极推动 “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伙伴关系建设。
柳工在“一带一路”沿线具有良好的影响力。俞传芬说,在整个“一带一路”的区域,65个国家中47个国家有柳工的制造基地、研发基地。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亚太区,亚太的表现非常不错,海外收入的1/3来自于亚太。
中小企业是亚洲经济的骨干力量。亚洲超过98%的商业活动由中小企业支撑,他们还为该地区的私有经济提供了三分之二的就业机会。因此,亚洲的经济成功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支持措施至关重要。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已批准了向菲律宾贷款 6亿美元,以鼓励菲律宾政府吸引更多的私营部门投入急需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第一轮贷款为3亿,主要用于支持基础设施方面的公私合营项目。第二轮贷款数目同样为3亿,用来促进政策的变革,深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以更多地释放长期私人投资的潜力。
在过去四年大部分时间里,CNH的汇价高于CNY,中国进口商采用CNH结算的规模远远大于出口商采用CNH结算的规模,使得CNH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但这并不能使人民币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完全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消除CNH-CNY的利差和汇差需要中国完全放开资本账户管制。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和前景》,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Eswar Prasad2月4日发布。文章表示,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中国货币人民币(RMB),最近才升格为官方储备货币。文章指出,人民币拥有快速发展成为国际货币的潜力,这是存在历史先例的。
资金融通是保障“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的核心要素,沿线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融资支持。专家表示,资金已成为“一带一路”的一大掣肘和难题,单一的投融资模式难以满足发展需要,政府应该有效运用PPP模式创新,尽快打通“一带一路”的融资渠道。
继成功举办2014年世界杯之后,第六届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再度让世人的目光聚焦巴西。在金砖国家经济减速、乌克兰危机等相对不利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以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为代表的峰会成果却显示出金砖国家的合作渐入佳境。尽管人们更多关注中印两国的互动,然而巴西仍不失为金砖国家合作中的重要领导力量。
2015年是“一带一路”构想完成规划并启动实施之年,中国已同30多个国家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当然,不同国家立场不同,美国和日本持保留甚至反对态度,俄罗斯则由观望转向全面合作,东南亚和欧洲多国更是主动拥抱,欢迎中国投资,寻求中国商机。
《印度零售业改革分析》,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专家Richard M. Rossow4月21日发布。文章表示,印度的经济改革道路并不平坦,在所有行业中,零售贸易业最能集中体现印度经济自由化道路的坎坷。
来自世界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消息显示,世界银行集团行长金墉与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在华盛顿签署了两个机构间首个联合融资框架协议。世行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该协议为双方的合作项目制定了大致的联合融资参数,为今后双方合作打下基础。
在“一带一路”的沿线,至少有四种大型文明,近百个国家和上百种语言。要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的认知,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中国除了在文化、民心上加强沟通外,还迫切需要运用好各种全球通行的“语言”。
对于非洲日益转好的投资环境,新加坡的反应积极。全球流往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动向及相关指标表明了对非洲长期发展潜力的信心。
龙永图介绍,中国企业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能力很强,也有充沛的资金支持。这对于很多亟待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城市有很大的合作潜力;此外,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甚至核电站的建设,中国的企业都具备了世界一流的水平,完全可以为“一带一路”的沿线城市提供服务。
王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中国作为制造大国,能够推向海外的不仅是高铁,还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钢结构摩天大楼,而走出去的前提是要认真研究风险把控。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家经济进入速度变化、结构转型和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形势,港澳企业和青年人以及广大华商尤其是华侨华人后裔年轻一代应积极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显示 12722 条中的 12481 到 1250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