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4日从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截至记者发稿时,长三角港口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1亿标准箱,标志着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能级进一步提升。
近日,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联合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发布《全国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20-2021)》。
据海关总署消息,近日,川渝首列中老铁路(成渝—万象)国际班列在重庆海关所属渝州海关监管下从团结村中心站顺利发运。
据商务部消息,包括中国在内的112个世贸组织成员于10日共同联署《投资便利化联合声明》,目标是在2022年底前结束文本谈判,推动最终达成投资便利化多边协定。
12月13日,海口综合保税区内某公司一批自意大利启运、海口美兰机场口岸入境的商品,经企业自主声明符合径予放行条件后,由企业办理口岸提货手续并自行运输至海口综合保税区企业仓库理货入库。
记者13日从新疆铁路部门获悉,截至12月13日,今年经新疆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双口岸进出境中欧(中亚)班列已突破11500列。
记者13日从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获悉,今年至今经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突破6000列。前11个月,返程班列增长超去年同期1.3倍。
“齐鲁号”首列东盟回程班列12月13日顺利抵达山东临沂,标志着“齐鲁号”正式实现东盟班列双向对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际海运、空运物流受阻,而中欧班列运量逆势增长,为保障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提供了支撑。截至目前,今年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已突破6000列。
东南亚两大电商平台Lazada与Shopee先后公布了2021年“12·12”大型促销活动的销售情况。数据显示,中国跨境商品继续在东南亚网购市场上热销,多个品牌取得佳绩。
12月13日,由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的“齐鲁号”欧亚班列首列东盟回程班列顺利抵达山东临沂。班列满载41个集装箱,自越南河内发出,经广西凭祥口岸入境,历时8天抵达临沂。该趟班列的顺利抵达,标志着山东“齐鲁号”欧亚班列正式实现东盟线路班列双向对开。
据浙江省港航管理中心最新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25亿吨,同比增长3.8%,连续第3年实现年货物吞吐量超11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9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5%。
1—11月,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538.6亿元,规模位列全国第8,较上年(下同)增长16.2%,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38.7%。
20年来,中国切实履行入世承诺,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高度融合,中国的发展红利惠及全球。虽然美国政府持续无端指责中国违反世贸规则让美国“吃亏”,并频频将中美贸易纠纷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但事实证明,中国入世使美国经济显著受益。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年来,全面履行入世承诺,不断扩大开放。近日,中国多地海关公布入世20年来进出口贸易额增长情况。
2021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日前落下帷幕,总签约额107.18亿元。
开行七载的中欧班列(长沙)正加速驶入发展快车道:从2019年开出411列,开行量名列中国第五;到2020年的530列,超过2014至2018年开行量总和;再到今年8月开行141列创单月历史最高值,前11月已发运951列,开行量屡创新高。
随着火车的一声长鸣笛,满载着100个集装箱货物的“港铁号”中亚国际班列从广州集装箱码头驶出,发运至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这是广州港发出的首趟中亚班列,为广东等泛珠三角地区货物“走出去”提供了国际物流大通道。
“中国西宁——越南同登”中越公铁联运国际货运专列满载20节标准集装箱9日从青海省西宁市发出。据悉,这是继青海省开通中欧班列、中亚班列后,首次开行的中越公铁联运国际货运专列。
《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中英文版)显示,2020年,北京市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37亿美元,同比增长6.9%。受“宅经济”等因素影响,文化娱乐服务需求增长,2020年北京市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出口增速较快,同比增长24.7%。
显示 21512 条中的 6661 到 668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