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今年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数据显示,中国对东盟进出口总值达2.09万亿元,同比增长5.6%,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7%,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VR展示、直播参会,云上展会在疫情期间成为“新潮流”;外贸企业纷纷采用线上贸易,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迅速增多;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提前确定仓位,智能规划线路,在全球运力紧缺且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保障了订单交付的稳定;线上协同办公,实现了无差异的企业运作……疫情影响下,外贸企业的这些变化都和数字化有关。
7月15日至21日,由中国贸促会、阿联酋经济部共同主办的2020中国—阿联酋经济贸易数字展览会(简称中阿数字展)将在线上举办。据《中国贸易报》记者从中阿数字展组委会了解到,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次展会将依托“贸促云展”平台以数字化的形式举办,旨在进一步深化中阿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对外贸易投资合作,全力稳外资稳外贸。
记者14日从西安国际港务区获悉,由西安国际港务区海得邦物流有限公司承接的西安港国际集拼中心首单集拼出口业务已经顺利发运,此单货物即将搭载中欧班列长安号运往德国,意味着西安港国际集拼业务正式启动。
今年以来,新疆出口企业全部实现网上办理退税,平均退税平均办理时间缩短至3.5天,信用等级高的重点出口企业基本实现出口退税“当日办”。
疫情影响下,全球运力受到明显冲击。然而中欧班列却在“低迷”态势下,逆势上涨,展现出稳定性与“高性价比”。无论是防疫物资运送,还是保障全球供应链安全、维护外贸稳定方面,中欧班列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预见,疫情中展现潜力的中欧班列,将会有更大发展空间。
疫情期间,进口产品能够不断货,这其中中欧班列的作用不可忽视。上半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大幅增长,累计开行5122列,同比增长36%,连续多月开行数量创历史新高,在带动外贸出口的同时,也为我国消费者带来了更多进口商品。
海关总署7月14日发布中国外贸“半年报”数据显示,6月当月出口增长4.3%、进口增长6.2%,进出口增速实现年内首次双双“转正”。外媒认为,新冠疫情之下,全球需求仍未恢复至疫情前,但中国外贸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
7月15日,搭载着3200吨来自俄罗斯煤炭的34524次列车,由广西防城港站发往贵州小雨谷站,这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出的首趟“中俄”国际铁海联运集装箱煤炭班列,预计4天后运送到目的地。
来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家铁路日均装车15.26万车,同比增长3.4%;单日装车、卸车最高达到170867车、183971车,联袂刷新历史纪录。
记者16日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截至6月底,江苏今年已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742列,同比增长52.9%。大力拓展中欧(亚)班列成为该省稳外贸的一项重要举措。
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15日进一步调低地区经济增长预期,预计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今年经济萎缩9.1%。
在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建交30周年纪念日来临前夕,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和沙特研究与知识交流中心15日举行中沙建交30周年视频研讨会,两国官员和学者对中沙交流与合作的经历和体会进行了交流。
泰国山竹前5个月累计出口总值2.9亿美元,涨幅16%,其中中国、东盟和香港特区领跑整个出口市场,占比高达99%。
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就出口马和马肉类产品开辟了日本市场。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5日发表声明说,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同意8月起将减产规模降至每日770万桶。
2020年上半年,东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占中国贸易总额的14.7%。
针对58个越南胡椒集装箱在尼泊尔比尔根(Birgunj)港和尼泊尔—印度边界港口加尔各答(Kolkata)港滞留一事,越南工贸部已同尼泊尔有关部门联系,意在帮助越南企业解决货物退运复出口。
英国内阁办公厅大臣迈克尔·戈夫7月12日表示,英国将投入7.05亿英镑用于边境基础设施建设,以便在今年年底脱欧过渡期结束后维持与欧盟的贸易往来。
显示 21543 条中的 14221 到 1424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