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美国一直在与不断上升的医疗成本作斗争,部分原因是医疗费用既没有受到全面监管,也不受有效竞争和市场纪律制约。为更好实施成本控制激励措施,需要在价格透明度规则、医疗保险和雇主资助的保险计划方面进行重大改革。虽然控制医疗成本仍然是当务之急,但疫情正迫使当选官员重新考虑如何开展工作。
通过大规模债券购买计划,美联储已经并将继续制造资产价格和信贷市场泡沫。根据以往经验,这很难说是美国经济2022年软着陆的好兆头。
近年来,社会快速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强化虚拟空间的参与现象,即数字化参与或电子民主。电子民主对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尤为重要。 本文探讨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数字化参与的包容性,以及如何促进最弱势群体的数字化参与度。
新冠肺炎疫情颠覆生活的许多方面,包括购物方式,与朋友或商业伙伴联系的方式,以及工作地点。目前,它似乎也改变人们对于住在哪里的偏好,这对未来有着深远影响。
世界各地都听到的一项政策声明是,美国与中国的接触“已经结束”。这表明拜登政府正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然而,美国有必要采取一种复杂得多的对华策略。美国不应停止接触,而应考虑接触的不同维度。
要使资本市场公平、有序、高效,就需要更多、更好地了解气候和其他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要确保资本得到合理配置、投资者得到保护,就需要掌握与这些因素相关风险的可靠信息。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责任是,围绕投资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关注的问题,通过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来保护公众利益。
叙利亚是世界上最复杂冲突之一所在地。考虑到其捍卫民主和人权的外交政策承诺,拜登政府不能忽视在叙利亚发生的一切。本文描述了美国在叙利亚面临的挑战,包括俄罗斯试图扩大联合国战略框架,以及努力保持叙利亚北部联合国人道主义过境点开放。
2020年美国人口普查结果不应引起“人口减少”恐慌。即使在生育率极端且不断低于更替水平的情况下,美国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仍将继续增长。持续移民和美国现行人口结构中的“人口势头”将使美国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在至少下一代的时间里达到更高总数。因此,美国很可能会保持相对于其他大国的人口优势。
通过展示哪些现有途径可以扩大,哪里需要新途径,本文帮助决策者、社区组织、高等教育机构和商业领袖更好理解流动性挑战,并了解在哪里和如何进行干预,以帮助更多劳动者更快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彰显危机时刻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如今,没有一个自由民主国家能够完全自给自足,在本国内开发并满足其所有的需求,也没有一个自由民主国家能用其战略储备覆盖所有人口的需求。各国政府必须与私营部门合作,来应对危机。这也可以在多国层面上实现,反映出各国需求相互关联以及企业的全球化运营模式。
“2021年跨大西洋趋势”调查显示,大西洋两岸的公民都把气候问题视为欧美合作的重中之重。此外,大多数受访者(69%)认为,应采取更多措施应对气候变化。这种积极的趋同对于大西洋两岸在这一紧迫问题上开展强有力合作是个好兆头,这种伙伴关系对于增强全球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雄心至关重要。
新冠肺炎疫情对发达国家的影响较大,对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太国家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也反映了国际秩序中的结构性变化趋势:西方霸权逐渐衰落,亚太地区正在崛起。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政治变化的大背景,“一带一路”在投资、具体项目推进、建设“健康丝绸之路”和“绿色丝绸之路”等方面的表现十分亮眼。
2021年2月极端冬季天气事件和随后发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断电事件,表明电力部门容易受到极端天气事件影响。而随着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似乎会变得更频繁、更严重。停电是危险的,代价昂贵。此类事件及其引发的市场和政策反应,对受影响企业投资者也非常重要。
韩国应对疫情方法的重点是由检测、接触者追踪和移动技术和数据分析支持的隔离系统组成。通过与公众有效沟通,以及公众广泛遵守戴口罩、保持身体距离和遵循卫生建议,韩国抗击疫情的方法取得了成效。
企业需要倡导雄心勃勃的公共政策,作为气候领导力的一部分。在美国,企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并通过许多渠道影响政策结果。没有企业支持,以科学为基础的气候政策很难产生足够政治资本。
北约按照自己步伐适应不断变化战略环境的时代已经结束。为在安全风险和威胁迅速变化的多极化世界中生存并保持重要地位,北约需要一个以创新为适应中心的新框架。
2020年初,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席卷全球,印度尼西亚转向中国,中国成为印度尼西亚急需个人防护装备的主要供应国。在2020年底疫苗上市后,中国向印度尼西亚尼提供数百万剂科兴生物制品。与此同时,印度尼西亚继续从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中受益。
人们只能寄希望于美联储很快意识到,目前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正把美国经济置于危险的道路之上。退一万步讲,人们只能寄希望于美联储在楼市已存在泡沫的情况下很快停止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然而,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近就这一问题发表的声明来看,我不建议大家屏息以待这一幕的出现。
丹佛大学和大西洋理事会发布一份新报告显示,近30年来的一个明显趋势是,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停滞不前,欧洲的全球影响力已经衰落,中国的全球影响力迅速扩张。
北极作为一个整体变暖的速度比世界其他地区快2-3倍。这种极端变暖的累积效应现在正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其中一些创造新的经济机会,但实际上所有这些都给该地区带来重大的物质、社会经济和管理挑战。而且,对世界其他地区而言,最重要的是,北极气候变化之快正在影响着其他地区气候变化的速度及其影响。
显示 4966 条中的 3221 到 32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