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中国政府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做了前所未有的努力。该国利用数字设备,能够追踪每名患者的具体行程,甚至可以精确到分钟。
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1月28日刊载题为《在冠状病毒暴发的中心地区,西药与中药邂逅》的报道称,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心武汉,许多人正把目光转向本土医药,当地卫生官员说中西医结合给治疗带来了重大益处。
回首过去,2019年对世界贸易组织(WTO)来说是重要的一年。今年将会有更多动荡,尤其是在6月将于哈萨克斯坦举行的第12届部长级会议(MC12)之前。在电子商务方面,暂停征收电子传输商品关税政策的命运将受到威胁,发展中国家将会因此与成熟的数字经济体对抗。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有一块不显眼但很重要的部分,它为Visa、万事达、摩根大通和美国其他金融和保险公司提供更多接触中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机会。2020年1月15日签署的这份协议能否兑现其在金融服务方面的承诺呢?该协议确实体现出一些好处,但现在判断它们是否会履行诺言还为时过早。
据美联社2月1日报道,随着全球对这种新型病毒的担忧不断加剧,武汉和一些周边城市已经实施封锁,以防人们离开。而这一举措又需要在确保向受封锁民众提供食品及其他必需品方面开展大规模工作。中国正全力保障武汉物资供应。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1月30日发表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彼得·柯尼希的文章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如此行动高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牢不可破的健康监控机制,以遏制这一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继续蔓延,并为感染者提供可靠的医疗措施。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方面,全世界都该向中国学习。
中美贸易战已达成停火协议,但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会遏制总支出,除非双方签署“和平条约”。因此,中国目前正在采取政策三重奏——试图维持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同时促进金融稳定和管理贸易保护主义压力。若实现这些目标中的任何一个,就很难实现其他目标。
几年前,普京警告俄罗斯人,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将主宰全球。他的担心是对的。俄罗斯现在只是一个小角色,这场竞赛似乎主要在美国与中国之间展开。但不要把欧盟排除在外。若想在技术上领先,需要大量的数字投资、快速的业务流程创新,以及高效的税收和转移支付系统。
过去三十年,从蒙古国到印度尼西亚,民主在亚洲许多看似不太可能的地方扎下根。在民主在全球范围内后退之际,这些亚洲政权中的大多数表现出惊人的韧性。鉴于印太地区面临日益增大的中国挑战,本文探讨了在该地区推进合作与共同价值观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造5G网络设备所固有的安全风险很容易让人理解。但将华为等不受信任的公司排除在西方基础设施之外,不足以保障5G网络的安全。禁止中国微芯片、软件或程序员也无济于事。相关标准(5G协议和软件)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导致漏洞会继续存在,不管由谁提供硬件和软件。
许多观察人士认为,中美已经开始脱钩。作者认为,中美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脱钩,尤其是在直接关乎国家安全的技术领域。然而,降低战略风险而不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是很难做到的,因为错综复杂的供应链不易解开。不过,双边和多边谈判可以帮助防范一定程度的技术脱钩演变为全面的保护主义。
为了更有效地与中国竞争,作者建议美国首先应更新国内基础设施、改善教育并利用下一代技术。在外交政策方面,作者建议美国减少在中东的资源投入,深化与亚洲和欧洲盟友的关系,将军事资产转移到亚洲,并寻求与俄罗斯建立更具建设性的关系。
在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市场需求、财务和社会前景日益成问题。石油和天然气行业面临的挑战是,既要参与并适应不断变化的政策和投资环境,又要逐步发展,不仅仅是支持能源体系脱碳,还要为之做出贡献,甚至是引领这种努力。
一段时间以来,世界贸易组织遭遇各种挑战,但目前世界各地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倾向对世贸组织构成的威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得多。若美国不重新致力于多边主义,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体系将无法恢复,而单凭美国,也无法让这一贸易体系恢复。
经过两年关税战,中美达成一项历史性协议,但成果其实不多。但“不多”并不意味着一无是处。特朗普总统贸易保护主义实验取得的唯一成就是在全球舞台上生动地证明贸易保护主义行不通。虽然中国可能会因此从美国购买更多商品,但短期内对美国经济的整体效益可能有限。
2002年“非典”首发于中国南部城市,后来在全球蔓延开来,一开始中国对疫情是有所掩盖的。相比之下,近来中国对于原因不明新型肺炎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武汉诊断首例病例短短几周内,中国就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判断该病毒或是引起41名患者感染的原因,并与世界卫生组织分享了该病毒的基因序列信息,供专门实验室测试使用。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非常驻高级研究员Anabel González和研究员Euijin Jung发表题为《发展中国家可帮助恢复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文章称,就拯救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而言,没有哪个国家或哪些国家比全球大型新兴市场经济体更有筹码。但是,它们是否有足够大经济或政治影响力,说服美国停止破坏。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能源和国家安全项目副研究员Lachlan Carey和高级研究员Sarah Ladislaw发表题为《中国的多边主义和绿色“一带一路”承诺》的文章称,从最高层面来看,中国政府结束“债务陷阱外交”和忽视环境问题的承诺似乎足够可信,但其难以掌控“一带一路”框架内的众多参与者。中国需要用行动来支撑言论。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美国)亚洲项目高级研究员Andrew Small发表题为《大西洋两岸在亚洲问题上的合作与特朗普政府》的文章称,大西洋两岸在亚洲问题上(尤其是涉及中国)的合作仍然错失一些机会,也面临自己设置的一些障碍。但若低估特朗普执政期间的建设性进展,这将是个错误。
显示 4809 条中的 4641 到 46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