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在2023年正式取代大众汽车成为中国最畅销汽车品牌。
今年年初,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政府和中国农业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农业装备产业与智慧农业科技创新院签署了一份合作谅解备忘录,同意在品种改良、生物投入和家庭农业机械化等不同领域加强合作。
2024年对中国来说将是一个挑战,但中国向来稳步前行,而且似乎在现代化过程中也展现了实现其目标的耐心。
有研究显示,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相关研究方面已超过欧盟,这对欧盟的绿色科技雄心构成挑战。
比亚迪已成为中国国内最畅销汽车品牌,目前已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
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比亚迪将在2024年主攻国际市场并领跑全球。
根据国际葡萄酒和烈酒研究所的数据,从2017年到2022年,中国的威士忌消费量以1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称,2023年,中国、欧洲和美国均创下单年太阳能安装记录。中国的新增装机容量令所有其他国家相形见绌,约为180至230吉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仅新增58吉瓦。
中美两国可以大大扩大和提升农业食品部门气候行动。本文概述了一些可能前进道路,特别是在农业的三个领域:土壤固存、控制水稻温室气体排放和减少食物浪费甲烷。
硅光子学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兴技术,通过使用标准半导体制造工艺在硅上制造光子元件,有可能减少延迟,同时提高效率。这可能会改变中美在控制先进半导体方面竞争格局。
不少涉足电动汽车行业的中国企业都开始在香港设立办事处,想要利用香港的金融体系来扩大全球业务。到目前为止,这些公司在香港的总投资已经超过10亿美元,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随着电动汽车成为更受欢迎的选择,中国汽车制造商必然会扩大其市场份额,削弱西方出口汽车的价值,尤其是在消费者需要更经济选择的新兴市场。
华为和小米近期都发布了具有先进数字功能的新车。两家公司的目标是让手机客户继续购买高科技汽车,并在苹果可能加入竞争之前抢占先机。
在中国的实验室里,创新正在书写着生物技术的新篇章。研发投入以及改革开放让中国在该领域居于领先地位。这个亚洲巨人正在挑战各种既有范式。
新的通用和专门机器学习模型将在未来几年对中国和美国产生深远而未知影响。这两个国家都处于开发这些工具前沿,并受到影响。
比亚迪电动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而且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还有其他优势,可以让它成为全球市场领导者。
企业谋求供应链多元化而将供应链转移出中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中期内不会削弱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中心的地位。
旅游分析人士仍对中国公民2024年将进行更多出境游抱有希望。
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在国际上采用,可能会重塑全球力量平衡,并可能产生巨大地缘政治后果。管理这些风险将至关重要,随着美国、中国和欧盟等主要大国在监管这项技术方面采取越来越不同的方法,关于人工智能治理的全球辩论正在激烈进行。
就在几年前,受美国的管制政策影响,华为不得不剥离其廉价智能手机部门。但这家中国电子巨头正在卷土重来,高调重返高端手机市场,把消费者的注意力从苹果的iPhone上拉了下来。
显示 5038 条中的 761 到 78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