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是南美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外国直接投资以及能源和基础设施贷款的主要来源国。
中国不仅有意在美国扩展其支付系统,还希望建立全球电子支付标准。
2016年以来,中国对外贷款规模超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22个巴黎俱乐部国家官方贷款的总和,成为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债权人。
为什么美国制药商将业务转移到中国?正如许多其他行业一样,在美国实验室发现新的生物靶点后,在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合成新化合物要便宜得多。
美国作为可靠经济伙伴的地位则将继续下降,东盟成员国可能会更加努力地推动伙伴关系多元化,并采取非结盟政策,来管理其对美国政策不确定性的敞口。
土耳其处理与印尼关系的方式体现了其对东盟成员国的总体战略。这一战略体现在土耳其2019年启动的“亚洲新倡议”中,该倡议优先考虑与亚洲国家的经济合作。
研究强调,美国绕过ISA框架单边推进采矿进程是否违反国际法尚存争议。若持续采取该路径可能引发双重效应:一方面或加剧美国在海底资源治理领域的孤立态势,另一方面可能刺激其他国家效仿突破现行国际机制。
2018年东盟外国直接投资之所以大幅增长,是因为中美贸易争端促使企业寻求在中国以外实现业务多元化,当时东盟主要国家增长迅速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中国企业是这一趋势的重要推动者。
通过公共外交、话语权、与关键选区的战略接触,以及协调中国实体之间的经济活动,中国已经展示出利用有针对性的刺激措施说服领导人的技巧,尤其是在“全球南方”国家。
联合国在20年前创立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确立了互联网治理应由多方参与、自下而上的原则。
欧盟正在利用监管来鼓励本国企业、创造收入和推进内部政策目标。这些功能实际上反映了关税的效果。
芯片创新竞赛的结果将决定哪个国家在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这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经济安全意义。
贸易壁垒不仅降低当前生产效率,也减少未来创新的动力。关税和监管壁垒分割市场,迫使企业重复投资或完全放弃某些市场,这可能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产生深远的长期负面影响。
尽管中美两国都将援助或发展作为外交政策的一种手段,来推进国家安全、地缘政治影响力和商业利益,但美国的发展援助和中国的发展合作却有着不同的范式。
美国商会委托进行的研究显示,“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释放的国家支持,使中国得以消除或减少对铁路和电力设备、医疗器械以及可再生能源产品等进口的依赖。此外,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有所增强,在造船和机器人等行业从外国公司手中夺取了市场份额。
中巴经济走廊不仅是一个经济纽带,更是一股变革力量,可以解决巴基斯坦最紧迫的问题,打造一个繁荣的未来。
国际贸易正在重新调整。作者认为,国际贸易的下一个篇章应该依赖于一套新的优先事项,以增强集体安全感。
布隆迪拥有巨大的尚未开发的矿产潜力,特别是稀土元素。布隆迪可能成为重组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关键一环。
特朗普与中国不断升级的关税战有可能颠覆美国年轻人的生活,他们是早已习惯于快时尚、短视频和玩Xbox游戏机的一代。
美国必须增加对东南亚绿色能源行业的投资,这符合美国的商业和战略利益。
显示 4926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