瑙鲁内政部长查梅茵·斯科蒂19日在瑙鲁行政管理中心亚伦区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新年伊始,应邀来访的法新社社长法布里斯·弗里收到一份来自新华社的特别的礼物——一张邓小平1977年会见时任法新社社长克洛德·鲁塞尔时的合影照片。
“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动力。”在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发布后,德意志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熊奕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作出上述表示。
近期,中国持续释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积极信号。
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在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召开期间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新能源和绿电发展走在世界前列,由此带动的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孕育着巨大的机会,相信中国有望成为每公斤牛奶碳排放最低的国家。
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日前在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2024年世界经济充满不确定性,但中国经济仍保持良好的基本面和发展势头,中国市场无可替代。
正在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的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本届年会上再次发出对外开放坚定不移、将持续为世界各国分享中国机遇创造良好条件的有力声音,提振全球发展信心。
正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的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德勤中国主席蒋颖日前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影响显著。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将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更多机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17日在参加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时告诉新华社记者,作为贡献全球增长三分之一的重要经济体,去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对中国、亚洲和全球都是好消息。
“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比2022年增长50%,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飞跃。”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17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他强调,正是中国,使创造这个世界纪录成为可能。
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主席戴维·奥尔森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在当前全球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框架,而中国的参与对区域开放和自由贸易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日前在瑞士日内瓦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发展对世界至关重要。
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希望他的中国之行将进一步促进马尔代夫和中国在经贸、旅游、投资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以进一步造福两国人民。
将在明年元旦出任纳里尼奥省省长的路易斯·阿方索·埃斯科巴尔(Luis Alfonso Escobar)近日在接受专访时说,纳里尼奥省通过太平洋与中国相邻,密切与中国的关系意义重大;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在哥伦比亚的出入口,将推动纳里尼奥省获得长足的发展。
马耳他水产养殖生产者联合会首席执行官查隆·古德日前在马耳他首都瓦莱塔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高品质的马耳他蓝鳍金枪鱼“游上”中国消费者餐桌指日可待。
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并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展业。
俄罗斯乌多坎铜业公司总经理阿列克谢·亚修克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市场以其活力和不断增长的机遇而闻名,公司将此视为发展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
世界领袖联盟-马德里俱乐部秘书长玛丽亚·埃莱娜·阿圭罗日前在西班牙马德里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欧中应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共同维护多边主义,携手应对全球挑战。
安哥拉外交部长泰特·安东尼奥日前在北京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建交40年来安哥拉和中国的关系发生了质的飞跃,中企在安修建的众多基础设施已成为安哥拉“国家骄傲”的一部分,是推动安哥拉发展的基础。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教授宋清润1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和越南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双方加强合作、深化交流增益两国和地区人民福祉。
显示 1009 条中的 501 到 52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