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通过创新与科技发展积极建立连接欧洲等传统乳品市场的桥梁。欧中可以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推动全球乳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国际乳品联合会总干事劳伦斯·赖肯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津巴布韦贸促会首席执行官艾伦·马朱鲁日前在首都哈拉雷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近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取得巨大成功,津巴布韦将积极推动对接中国市场需求。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6月24日在天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中国聚焦经济创新和对外开放,不仅有利于实现自身增长目标,也有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复苏。
马来西亚经济学家、精英大学经济学教授郑鼎华日前在吉隆坡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亚投行自成立以来在可持续基础设施、创新能力等方面投资建设表现亮眼,不仅有效填补区域基础设施融资缺口,也在气候转型融资和危机应对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6月24日至26日在天津举行。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23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背景下,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不论是中期看还是长远看,我都对中国经济抱乐观态度”。
东帝汶总统奥尔塔日前在马来西亚出席活动时说,中国在脱贫减贫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为其他国家树立值得借鉴的标准和典范。
南非豪滕省省长潘亚扎·莱苏菲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为非洲国家提供启发与机遇。中国是非洲国家重要合作伙伴,为其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中医孔子课堂是非常独特的教学科研合作项目。中国夏令营是中医孔子课堂的有益延伸,让斯洛伐克学生受益匪浅,为斯中两校合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斯洛伐克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医孔子课堂外方院长贝娅塔·弗尔乔娃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埃及政治经济、统计和立法协会成员瓦利德·贾巴拉日前在开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埃及对亚投行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寻求加强与亚投行的伙伴关系。
展望未来,奥利有许多期待,“希望双方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以合作促发展,为两国人民乃至人类的共同繁荣贡献力量。今年还是‘尼泊尔旅游年’,我也希望在尼泊尔迎来更多云南游客。”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邱小琪6月21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中亚通讯社论坛等交流活动的举办是落实“中国-中亚”精神的切实举措,为弘扬“中国-中亚精神”注入动力,是我国面对中亚地区公共外交的重要一环。
斯里兰卡外交、外国就业部副部长阿隆·赫马钱德拉6月19日在云南昆明出席第九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通过南博会这样的展会,中国为各国提供互通有无的平台和共同发展的可能,让斯里兰卡获得“极其重要的机遇”。
“中国—南亚博览会促进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为南亚各国提供长期发展机遇。”巴基斯坦拉合尔工商会执行成员、乳制品解决方案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赛义德·哈桑·拉扎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说。
斯里兰卡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普拉萨德·维杰苏里亚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口,是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应对经济挑战的可靠伙伴。
今年是亚投行成立十周年,6月24日至26日,亚投行的最高决策和权力机构——理事会将召开第十届年会,系统回顾十年发展成果,并展望未来战略重点。
“未来,我希望在我的国家加速推进公共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充分借鉴中国经验,实现各个部门和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刚果(金)在华留学生杰诺威日前在接受中国一带一路网采访时谈到了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
卢森堡货航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福森表示,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双方的合作关系,那便是“家”,向着同一个目标迈进的大家庭。
“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亚洲伙伴,我们珍视这种基于互信、平等与合作的双边关系。”斯洛文尼亚国民议会副议长梅拉·霍特6月11日在首都卢布尔雅那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州副州长安娜·皮谢姆斯卡娅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伏尔加格勒州与中国在各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该州愿进一步拓展深化与中国的互利合作。
自2015年韩国江原道与安徽省缔结友好省道关系以来,10年间,RCEP协议的完全生效为当地经济提供了新的机遇,特别是地方政府层面的合作。
显示 941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