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海丝港口合作论坛期间,国际港口协会主席、汉堡港首席执行官延斯·迈尔接受中国一带一路网专访,分享了汉堡港与中国港口在绿色航运、智能技术、供应链协同等领域的深度实践,并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下的合作新机遇提出见解。
在2025海丝港口合作论坛期间,巴生港务局主席欧阳捍华接受中国一带一路网专访,详述两港在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绿色转型等领域的深度协作,展望共建智慧港口、共享发展机遇的宏伟愿景。
自1987年首次踏上宁波土地,38年间樊尚·勒马尚往返中法60余次,亲历了这座城市从江南小城到国际化港口的蜕变,也见证了中法民间友谊的深度交融。
在2025海丝港口合作论坛上,德国汉堡港与中国宁波舟山港签署多项合作协议,以“绿色共享、智慧互联”为纽带,开启中欧海运供应链协同新篇章。
作为古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城市,土耳其东南部最大城市加济安泰普曾经繁盛一时。加济安泰普市长法蒂玛·沙欣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希望与中国携手共建,让绵亘千年的古丝绸之路重镇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马来西亚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陈泓缣日前在重庆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当前多边主义面临挑战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是可靠的朋友,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经济与战略伙伴之一。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为东盟国家提供了稳定的发展路径与广阔的合作平台。
马来西亚智库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高级研究员本恩·纳戈拉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东盟、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加强合作,将为全球经济注入新活力,特别是在贸易和投资领域。
“中国持续对外开放不仅为匈牙利带来新的出口机遇,也为服务中国和全球市场的联合创新和技术合作打开了大门。”匈牙利出口促进局局长加博尔·耶奈伊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开放合作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会搭建并发挥好海丝论坛这个国际对话平台,为全球港航发展贡献合作力量,助力国际物流链供应链畅通稳定。”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董事长陶成波在2025海丝港口合作论坛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董事、总经理朱苗5月27日表示,近年来,宁波舟山港积极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中东、东南亚、东亚和欧洲为重点市场,强化“航运+物流”海外节点布局,为保障国际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作出了积极贡献。
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滕亚辉5月27日表示,宁波舟山港将从加大舱位供给、提升码头服务、加强空箱保障、优化口岸环境等四个方面入手,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
“中国正在为世界树立典范,展现一个大国在全球舞台上应有的姿态。” 刚果(金)在华留学生杰诺威日前在接受中国一带一路网采访时表示。
塞尔维亚经济部国务秘书德拉加娜·米莉察·尼科利奇日前在宁波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为塞尔维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塞中经贸合作将持续为中国—中东欧合作注入动能。
“过去30年,中国不仅是波黑的政治伙伴,更是真挚的朋友。”波黑议会代表院副主席、亚洲友好小组主席马林科·查瓦拉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波黑危难之际伸出援手,在合作中始终坚持平等互利,赢得波黑各族民众认可与尊重。
尼日利亚多名专家学者近日表示,尼中乃至非中之间的务实合作,也为维护多边主义及建设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作出贡献。
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表示,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先行先试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已成为双边合作的典范,为巴经济、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牵手“一带一路”,是中哥建交45周年之际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发展的里程碑,更是哥伦比亚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发展潮流的战略抉择。
中国驻沙特大使常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和云南的一段深厚情缘。他说:“云南是我的第二故乡,从1977年到1982年,我的中学时代是在云南度过的。我非常想念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希望有一天能再回去看看他们。”
今年是中沙建交35周年暨首个“中沙文化年”。在文化年框架下,中沙人文交往日益密切、成果丰硕,两国人员往来也日益频繁。中国驻吉达总领事王奇敏表示,“沿着郑和的足迹去串门——沙特主题采访活动”的开启非常有意义,可以向沙特各界,特别是沙特的媒体,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和文化。
作为此次旅行推荐官之一的“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倡议(BRISD)创始人兼主席、BRISD丝绸之路文化与创新中心创始人的凯泽·纳瓦布,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解答甘肃丝路文旅如何在国际“圈粉”。
显示 915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