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豪滕省省长潘亚扎·莱苏菲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为非洲国家提供启发与机遇。中国是非洲国家重要合作伙伴,为其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中医孔子课堂是非常独特的教学科研合作项目。中国夏令营是中医孔子课堂的有益延伸,让斯洛伐克学生受益匪浅,为斯中两校合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斯洛伐克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医孔子课堂外方院长贝娅塔·弗尔乔娃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埃及政治经济、统计和立法协会成员瓦利德·贾巴拉日前在开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埃及对亚投行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寻求加强与亚投行的伙伴关系。
展望未来,奥利有许多期待,“希望双方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以合作促发展,为两国人民乃至人类的共同繁荣贡献力量。今年还是‘尼泊尔旅游年’,我也希望在尼泊尔迎来更多云南游客。”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邱小琪6月21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中亚通讯社论坛等交流活动的举办是落实“中国-中亚”精神的切实举措,为弘扬“中国-中亚精神”注入动力,是我国面对中亚地区公共外交的重要一环。
斯里兰卡外交、外国就业部副部长阿隆·赫马钱德拉6月19日在云南昆明出席第九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通过南博会这样的展会,中国为各国提供互通有无的平台和共同发展的可能,让斯里兰卡获得“极其重要的机遇”。
“中国—南亚博览会促进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为南亚各国提供长期发展机遇。”巴基斯坦拉合尔工商会执行成员、乳制品解决方案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赛义德·哈桑·拉扎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说。
斯里兰卡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普拉萨德·维杰苏里亚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口,是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应对经济挑战的可靠伙伴。
今年是亚投行成立十周年,6月24日至26日,亚投行的最高决策和权力机构——理事会将召开第十届年会,系统回顾十年发展成果,并展望未来战略重点。
“未来,我希望在我的国家加速推进公共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充分借鉴中国经验,实现各个部门和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刚果(金)在华留学生杰诺威日前在接受中国一带一路网采访时谈到了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
卢森堡货航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福森表示,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双方的合作关系,那便是“家”,向着同一个目标迈进的大家庭。
“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亚洲伙伴,我们珍视这种基于互信、平等与合作的双边关系。”斯洛文尼亚国民议会副议长梅拉·霍特6月11日在首都卢布尔雅那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州副州长安娜·皮谢姆斯卡娅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伏尔加格勒州与中国在各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该州愿进一步拓展深化与中国的互利合作。
自2015年韩国江原道与安徽省缔结友好省道关系以来,10年间,RCEP协议的完全生效为当地经济提供了新的机遇,特别是地方政府层面的合作。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不仅成为区域发展的“加速器”和“稳定器”,还为地方层面的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德国慕尼黑博览集团全球产业负责人罗伯特·舍恩贝格尔在2025年慕尼黑国际物流博览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物流行业非常具有创新精神,对技术发展保持高度敏感,是全球物流创新的重要推动者。
阿拉伯议会议长穆罕默德·艾哈迈德·亚马希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阿拉伯国家同中国始终相互支持,对全球性问题有着共同立场,愿一道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和发展中国家利益,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包容的方向发展。
“‘中非绿色技术公园’不仅是一项双边合作项目,更是一场正在播种的绿色变革。”毛里塔尼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长马苏达·巴哈姆·穆罕默德·拉格达夫日前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这一由中国与毛里塔尼亚共同推动的项目,正在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5月28日,在浙江宁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2025海丝港口合作论坛上,波兰格但斯克港务局董事会副主席克日什托夫·卡奇马雷克接受中国一带一路网专访时表示,随着中波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格但斯克港与宁波舟山港的合作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日前,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于骏在乌兹别克斯坦中亚国际研究所发表演讲时说,中国—中亚合作成果显著,中方愿同地区国家一道扎实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显示 915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