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许多泰国人心向往之,我本人多次来过北京,我喜欢北京,来到这里不仅有家的亲近感,更能感受到浓浓的情意。”正在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的泰国总理佩通坦·钦那瓦2月6日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斯里兰卡中国协会主席吉尼斯·德席尔瓦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今年恰逢斯里兰卡与中国建交68周年。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斯中两国友谊历久弥坚,伙伴关系不断升级,互利合作越来越多。”
泰国国家旅游局局长塔佩妮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互免签证使泰中两国旅游、人文交流走深走实,去年中国蝉联泰国最大游客来源国,以哈尔滨为代表的中国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受到泰国游客欢迎。
文莱-中国友好协会会长陈家福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文莱与中国合作空间广阔。两国深化合作不仅使两国人民受益,还有助于促进地区繁荣与稳定。
泰国前国会主席、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会长颇钦·蓬拉军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是泰中建交50周年。50年来,“泰中一家亲”历久弥新,两国人民友谊深厚,期待两国未来合作能结出更多硕果。
马达加斯加总统拉乔利纳2月3日说,期待利用中国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早日实现本国粮食自给自足目标。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说:“春节的魅力在于其非凡的生命力——一种穿越数千年历史长河,依然深深扎根于无数代人生活中的文化传统。”
柬埔寨国家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斯纳伦说,旅游业是柬埔寨重要的支柱产业,而云南作为中国的旅游大省,双方在旅游合作上潜力巨大。在中国240小时免签政策和“柬中旅游年”的契机下,柬滇旅游合作将迎来新机遇。
越南人文社科大学旅游系主任、副教授范洪龙认为,这一政策为越南企业家往返中国提供了便利,促进了两国在经贸和旅游领域的双边合作与投资。
“山外山凭借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以及在全产业链布局上的优势,正在成为全球血液净化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参加第50届阿拉伯国际医疗设备展览会(Arab Health)的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光勇在展会现场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马来西亚智库区域策略研究所署理主席陈家兴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前行,依托能源转型和技术创新,为区域及全球经济作出重要贡献。马中两国在绿色低碳产业方面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保护主义抬头之际,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引发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与会人士的关注。他们看好中国经济前景,认为中国锚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将为推动全球经贸合作作出贡献。
“这次我们与云南省委宣传部共同举办的活动精彩纷呈,促进更多老挝人民了解中国春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激发了我们对进一步加强老中文化交流的热情和期待。”1月15日,2025“一江情·一家亲”新春文化走进老挝系列活动在万象举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维拉翁·潘塔翁点赞活动,也更期待与中国朋友共筑老中文化之路。
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1月18日,泰国国家研究院泰中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苏拉西·塔纳唐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泰中建交50年来,两国关系实现了长足发展,在这半个世纪的友好交往中,双方合作不断深化,涌现出许多新亮点。
瑞士西区经济发展署中国区负责人周顺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瑞两国具有蓬勃发展的创造力和创新合作的潜力,目前中瑞科技创新合作已经结出“小而美的果实”。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日前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从市场规模、增长速度看,中国充满机遇,是值得全球企业投资的“热土”。
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德勤中国首席执行官曾顺福表示,中国始终是推动全球经贸合作的坚定力量,近年来中国在贸易、投资、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等多方面持续助力世界经济增长。
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主席陈黎明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不仅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还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匈牙利投资促进局局长约·伊什特万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积极参与匈牙利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对我们来说,与中国合作带来了巨大机遇”。
“近年,马来西亚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不断取得突破,期待未来迎来更广阔合作机遇。”马来西亚经济部长拉菲齐·拉姆利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当前,马中合作稳定且紧密,有助于马来西亚实现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
显示 932 条中的 161 到 18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