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融资租赁业在国内迅猛发展,对实体经济融资的带动作用明显,一批优秀企业也快速成长,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强海外布局,不少企业全球业务规模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分析师日前就我国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前景等问题专访了天津渤海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任卫东。
我国为什么会迎来海归人才归国潮“拐点”?这些海归人才将为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乃至“一带一路”倡议带来哪些利好?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秘书长苗绿,试图剖析海归人才归国潮“拐点”背后的深层原因。
自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资金融通成为国际社会热议话题,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证。中国进出口银行自成立以来,在支持“走出去”战略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发挥了导向和撬动作用,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美首轮全面经济对话即将于2017年7月19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此次对话对落实今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海湖庄园达成的共识,检验中美百日计划落实情况,探寻下阶段中美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展开,“丝绸之路”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近期关注的热点。在对丝绸之路及其周边地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反思性地探究“丝绸之路”本身作为事件、传统与名称的三种意蕴,并注意到既有的“丝绸之路”话语本身所蕴含的欧洲知识范式与单向视角。
“一带一路”亚欧合作将放大中欧经贸合作的空间,有利于加快亚欧经济一体化进程。与此同时,也有利于消除欧盟官员的某些疑虑,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推进“一带一路”中欧合作与亚欧合作的融合,是一个务实选择。
中国企业呈规模性“走出去”,起步于中国入世,其进程发展十分迅速。据商务部统计,2016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961家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11299.2亿元人民币(折合1701.1亿美元)。
今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在中国厦门举行。在巴西知名学者埃万德罗·卡瓦略看来,金砖国家合作从无到有,业已成为国际经济规则的重要制定者,为完善全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马合作建设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9日在马来西亚关丹举行开工仪式。项目承建方中国交通建设集团董事长刘起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将全力以赴为当地民众打造一条技术领先、绿色环保的高标准铁路。
投资兴业,推动贸易,承接工程——这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三个形式,具体上升到一定层次,则是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这个标准包含从基础设施到产业投资的全面标准。电力设施是技术标准最为复杂的领域,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走出去是一件更为复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