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克斌院士指出,近年来,碳排放量的不断攀升使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严峻挑战。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主要经济体的碳排放量持续增加,海运、空运等行业也逐渐成为重要碳排放源。碳排放不仅引发了全球气候灾害,也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全球合作 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澳门工商联会会长、广州南沙粤澳发展促进会会长何敬麟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构建全球绿色金融生态:粤港澳大湾区的行动与合作》的主旨演讲。
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李高受邀作主旨演讲,他表示,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
梁希认为,促进更多的资金流向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促进金融行业投入到气候适应,除了相关规划和政策外,还有需要很多创新的金融工具。
张建红表示,当前,从全国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资金短缺是制约城市建设最大的因素,单纯依赖财政投入已远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在此情况下,XOD模式应运而生。
张芳表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我国成为全球主要的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市场。金融支持在城市适应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建立国家政策、产业引导、激励机制到资金支持的有效传导路径。
赵良平表示,合理统筹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有助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生态系统和生活系统相融合。
柳艳香表示,气候变化影响人体健康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二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间接影响,三是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造成的间接性影响。
海南星华集团白石岭旅游区副总经理杨军玺近日在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上接受新华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白石岭旅游区积极实践“农文康旅体”一体化发展模式,加速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目标,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日前,在2024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举办期间,南苏丹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约书亚·马亚接受专访时表示,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为加强中非对话与合作提供了机遇,对推进中非合作十分重要,不仅强化了双方合作伙伴关系,拉近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距离,还加强了双方经济和文化联系。
日前,在2024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举办期间,莱索托王国驻华大使肯尼思·拉巴莱接受专访时表示,本次论坛贯彻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精神,为深化中国与莱索托王国等非洲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提供了机遇,有助于推进双方人文交流、经济发展、贸易及农业现代化合作,推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日前,在2024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举办期间,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接受专访时表示,中南关系建立在两国之间深厚的政治互信之上,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双方必须加强经济联系、增加双向贸易和投资。
2024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日前在浙江金华开幕。出席论坛的科达尔在接受专访时说,索中两国可在诸多领域加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包括物流和基础设施、科技、能源以及金融领域。
毛里塔尼亚驻华大使阿卜杜拉希·维拉利在日前举办的2024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深化两国在经贸、文化等各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区域发展。
阿联酋驻华大使侯赛因·哈马迪近日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阿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堪称国家间关系典范,其特点体现在高度互信、全方位合作以及在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时所秉持的共同理念等方面。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民众的生活水平,还是国际影响力,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我很难只用几句话来概括。”12月3日,巴基斯坦“读懂中国”论坛理事长扎法尔·乌丁·马哈茂德在广州参加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如此表示。
“促进共同发展,共谋美好未来。”近日,老挝云南商会会长郑宏更新了微信朋友圈。2024年9月,昭通市和老挝川圹省正式确立友好城市关系,双方秉持自愿、平等、友好、互利的原则,愿在经贸、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等多领域合作。
日前,在2024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论举办期间,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接受专访时表示,近年来,中非双方在旅游与文化交流领域携手并进,取得了显著成果,旅游文化合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在接受新华社视频采访时说:“我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坚定支持者。中国正在促进全球的基础设施发展,而美国却告诉不少国家不要与中国有贸易往来,别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美国人声称这些项目会产生争议,这种说法令人费解。”
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国际问题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通孟戴维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注重战略对接和优势互补,同柬埔寨“五角战略”及《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等有机融合,在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共同愿景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显示 909 条中的 181 到 20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