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承建的阿根廷赫利俄斯风电项目群罗马布兰卡一期、三期两个风电项目并入阿根廷国家电网系统,标志着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截至目前,风电项目群的4个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为发展经济、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克罗地亚政府对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投资者持欢迎态度,在对华合作方面十分务实,一直以来都是“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东欧合作(“17+1”)机制的坚定支持者。
中企在乌干达承建的卡鲁玛水电站日前进入收尾阶段。乌干达官员和技术专家近日表示,中国“绿色水电”技术正在帮助乌干达发展清洁能源,助推该国走绿色电能的循环“低碳路”。
11月30日,老挝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00万吨/年炼化项目一期工程正式投产,这是由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老挝国家石油公司等企业共同投建的老挝首个石油炼化项目。
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的重点能源项目----萨希瓦尔燃煤电站位于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在设计、建造、运营等各个阶段积极贯彻环保理念,致力于打造环境友好型电站,其优美的环境与节能成效获得多方称赞。
当地时间10月23日拉合尔换流站,直流双极完成空载加压开路试验直流场带电660千伏顺利完成。默拉直流项目是巴基斯坦首个直流输电工程,是巴基斯坦目前电压等级最高、输电线路最长的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在国际上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660千伏直流项目,也是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协议中唯一的电网项目。
在几内亚市场,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经过将近10年的深耕,逐步实现了由经援项目到EPC总承包项目、再到PPP项目的业务转型。本文总结几内亚凯乐塔及苏阿皮蒂水电站项目开发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为“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中国建筑(南洋)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建南洋”)是新加坡最大的建筑承包商之一。分析师调研了解到,中建南洋应对疫情、复工复产的做法,在海外面临第二波疫情潜在威胁的当下,对于“走出去”的中资企业有可借鉴之处。
随着5G技术发展,煤矿智能开采成为新一代采矿业技术竞争的核心。阳煤集团与中国移动、华为公司合作,其旗下新元公司井上、井下5G网络的开通和优化工作全部完成并于5月开始运行,至今已连续稳定运行5个月。这标志着中国首张5G煤矿井下专网顺利建成,中国煤炭行业踏入5G时代。
受美国制裁威胁的影响,德国公司近日在财报中明确预警了“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有夭折的风险。虽然欧盟公开谴责美国违反了国际法,但由于内部分歧较大,就此出台反制措施的可能性很小,而德国将大力推动欧盟建设规避美国经济制裁的“防火墙”体系。
由中国海油旗下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包和自主集成的巴西石油公司P70 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近日成功实现首次产油,标志着这艘35万吨世界级“海上油气工厂”正式投产。中方项目团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成功确保了项目运行及交付,体现出中国制造的国际先进水平。
由中国企业承建的阿根廷高查瑞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在投入使用后,将成为该国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阿根廷北部长期缺电的历史有望因此被改变。
由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的迪拜哈斯彦清洁燃煤电站建设项目“1号机组”于迪拜当地时间5月18日下午首次并网发电成功,机组设备运行平稳。作为中东地区第一座清洁燃煤电站和“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重点项目,这座电站为迪拜的电力供应提供了有力保证,是国际能源领域开展互利共赢与清洁环保合作的典范项目。
17日,在吉大港地区北部海域,两条总长119.3公里的海底输油管道顺利铺设完成,标志着由中石油管道局承建的孟加拉国单点系泊项目再次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方多举措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并在疫情下科学施工、有效防控,使项目进展平稳顺利,为深化两国能源合作起到促进作用。
近日,华电(印尼)玻雅项目1号锅炉首根大板梁顺利起吊,标志着该项目1号机组锅炉钢结构即将全面完工,转入设备安装阶段。业内人士指出,该项目推动印尼经济发展,培养当地电力技术人才、改善印尼能源结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良好实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国内项目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的同时,持续稳步开展在45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业务,确保所在国用电不受影响。
分析师6日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对旅游业影响线上座谈会”上获悉,中国最大酒店集团----锦江国际集团积极参与疫情联防联控的同时,推出多项措施“渡难关”“稳增长”。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近日迅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力恢复建设助推企业复工复产12项举措,为支持中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普适、更优惠、更便捷的服务。
我国唯一一家以完整输配电产业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中国西电集团,其自主研制的全系列特高压产品等代表世界最高水平,在中国参与国际输配电市场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能源集团首台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国华印尼爪哇7号燃煤发电工程1号机组去年底正式投产。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表示,这标志着继高铁、核电、特高压之后,百万千瓦级高效清洁煤电成为中国央企走出去的一张“新名片”。
显示 165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