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战胜新冠疫情所需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2021年,经济可能仅增长2.1%,产能仍然明显未得到充分利用。
国家通过控制能源资源而获得的权力将从根本上改变。混合形式的能源供应将在未来几十年主导能源地缘政治,并使其复杂化。对可再生能源至关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将引发新冲突,并关系到全球安全。
塔利班的接管不会改变北约对威胁的看法,从长远来看,对北约的威胁将主要受到俄罗斯军事威胁、中国崛起以及欧洲周边地区不稳定影响。盟国将希望保持目前的雄心水平,这将使北约有可能同时进行集体防御和危机应对任务。
军队作为气候参与者的巨大作用。碳密集型军队通常在任何国家经济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谈判可能忽视了排放与增长之间的联系,以及军队在推动全球变暖增长和排放方面的作用。
欧盟委员会预测2021年西班牙经济增长6.2%(春季预测为 5.9%),意大利增长5%(4.4%),希腊增长4.3%(4.1%)和德国增长3.6%(3.4%)。对希腊经济中期复苏的乐观情绪仍然很高。预计其2022年增长6%,跟夏季预测相同。
作者对在中国经营的欧盟、美国和日本企业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尽管爆发贸易战,它们继续在中国经营的原因。不出所料,企业将中国市场的规模和活力视为关键因素。然而,他们也提到了一些或让他们停下来的担忧。
新联盟确实改变了印太地缘政治及其他地区的游戏规则。澳大利亚决定购买核动力潜艇并加入美国和英国提议的三边联盟,开启了印太地区的新纪元。这反映了近年来堪培拉对北京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美国出售这种战略设备的决定开创了先例,在核扩散方面具有潜在影响。此举还可能破坏稳定,加剧地区的核武军备竞赛。
未来10年令人兴奋,新工具、参与者、实践和标准将脱颖而出,将帮助人们应对气候转型。金融的未来应该是绿色和可持续的。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注意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投资于未来,同时保护生态系统并拯救生命。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今年5月和6月对12个欧盟成员国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欧洲公民倾向于认为冷战又回来了。他们将美国和中国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视为新的地缘政治现实。
也许中国的共同富裕理念与我们将全球化变得人性化的愿景在文化上并没有那么遥远,最终,我们必须面对的瓶颈只是从能源、环境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重新思考世界贸易的机会。
消除中国的绝对贫困是史无前例的成就,但它并非终点,而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阶段,必须深化和巩固。为确保农村繁荣,中国启动了乡村振兴计划,以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农村妇女要致富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中国、新加坡、越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已经遵循了19个月的新冠“零感染”政策。该策略一直有效,直到德尔塔变异毒株在这些国家掀起新的感染浪潮,这是整个大流行以来最严重的一波。只有中国率先控制住了局面,它仍在继续对抗病毒风暴而没有受到重大冲击。
就文明而言,世界存在西方、东方和数字三大领域。如果不深入了解第三领域对其他两个领域的影响,即数字技术对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影响,如果各个文明之间不加深相互了解,人类将无法驾驭未来。
俄罗斯和中国被视为西方从阿富汗撤军的主要受益者。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中俄现在正在利用美国及其在阿富汗的盟友留下的权力真空来扩大自己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当然是正确的。然而,西方的撤离并不自动意味着北京和莫斯科有所收获。
本文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描述的科学基础开始,探讨了与在欧盟政策背景下讨论负排放相关的不同概念。随后,文章讨论了对负排放技术进行分类的不同方式,以及与其部署相关的潜在权衡取舍。最后,文章讨论了负排放政策的一些政治考虑。
数字健康在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目标3: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在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数字医疗保健行业预计将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预计在2019年至2026年间市场规模将增长六倍,达到近6400亿美元。
电力市场一体化会带来哪些政治和经济难题?电力系统互联在冲突的产生和预防中的作用是什么?从邻国进口电力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地缘政治风险?
俄罗斯的“转向东方”战略已经进行了大约10年。本文分析了莫斯科“转向东方”的雄心,评估了其进展及“印太”概念对俄罗斯战略的影响。
本文探讨了脱碳与经济增长是否相容,或者说世界经济是否需要放缓增长才能足够快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在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
随着气候变化日益加剧,所有国家都承压采取更环保的政策。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六国正在努力变得更环保,但相关驱动因素与发达国家不同。
显示 5661 条中的 2881 到 290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