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新能源投资依然不足,其主要原因是项目审批时间过长,预期风险和收益仍不透明。另外,政府将气候政策用作实现其他政治目标的工具,这让事情变得更糟。为消除这些障碍,政府需要更加坚定,积极促进清洁能源领域的私人投资。
新冠肺炎疫情令经济陷入衰退,劳动力市场也未能幸免。与美国相比,欧盟的失业率增长温和,但成员国之间差异显著。本文着重分析了按年龄组划分的失业率情况,分析了疫情危机对年轻工人的影响是否大于对年长工人的影响。
中国如今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成熟超级大国,没人怀疑这个亚洲巨人是近些年来影响力增长最快的国家。但中国同时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超级大国,它并未遵循某些既有格局。人们需要在世界格局变革背景下理解中国当前的现实、利益、问题、优势及其对当今和未来世界潜在的影响。
上周末的七国集团(G7)峰会的一个议程是,用西方提出的“替代性”方案对抗北京的“一带一路”倡议。事实上,这个计划根本不是一个替代选项——最好把它描述为一个被美化的公关噱头,它未能认识到从一开始就凸显“一带一路”成功和吸引力的结构性因素。
卫星群已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在接下来10年中,为构建卫星群,各国或将发射上千颗卫星。对于定位卫星,特别是低地球轨道卫星,可靠且负担得起的发射服务至关重要。本文重点是市场需求和特殊商业市场条件的技术分析。
6月5日,在美国牵头下,G7成员国发表声明,支持把全球最低公司税率设为15%。这一新协议或将成为穷国的束缚。拜登政府提出了一个“具有约束力的、非可选的”争议解决程序,以此向公司保证它们不会被多次征税。穷国很可能因此处在“错误”一端。另外,最低税可能会威胁到穷国使用税收激励措施来吸引投资。
“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规划从俄罗斯到德国经波罗的海铺设天然气管道,再通过德国干线管道将天然气输送到欧洲其他地区。其设计目的是将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到中欧,而不是德国和西欧。克里姆林宫的目标是通过向德国施加压力,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影响中欧国家和乌克兰。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中共在中国执政70多年后获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在这一背景下迎来百年华诞更具特殊意义。在欧洲的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和苏联解体后,中共致力于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成功巩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体制框架,在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克服了自身的不足,避免了萎缩。
基于联合国数据的一项调查显示,自大流行病开始以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18岁至29岁人口中有1/6 失去了工作,还有许多人发现自己的工作越来越不稳定。此外,由于缺乏资源或无法在互联网上跟进课程,许多学生被迫放弃他们的学业。
2020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相对较好的表现和非常有利的全球金融环境已经为中国的海外并购提供了帮助。2021年中国并购活动很可能增加,也许不会达到2016-17年的纪录水平,但会高于2019-20年的水平。
金融合作对于增进双边经济联系,为公司提供更有效的工具在国外市场开展业务至关重要。因此,金融合作是意大利和中国2019年签署的谅解备忘录的支柱,以支持后者的“一带一路”倡议。
美国鹰派人士不惜一切代价遏制中国经济和技术崛起及地缘政治力量。如果再加上拜登的国内政策要务可能需要“中国威胁”这一借口,那么结果可能是对抗的加剧。但全球竞争的结果最终仍取决于中美内部:谁能更好地确保其政治和社会稳定、建立更有效的经济和技术体系,并最大程度地获得公民对政治体系的支持,谁就能胜出。
欧盟2050年气候中立目标已经扩展到渴望加入欧盟的东南欧六国。绿色议程有望成为在西巴尔干地区促进气候和能源政策措施的工具。绿色议程能否实现将取决于来自西巴尔干和欧盟的承诺。
近年来,委内瑞拉不得不数次应对危机,这些危机使其碳氢化合物行业急剧下滑。要振兴该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就需要对监管该部门的法律和体制框架进行重大改革。委内瑞拉国民议会的反对党提出了一项碳氢化合物法草案,提出了对该部门的改革建议。尽管马杜罗政府拒绝了这些提议,但从中可窥视推动该部门发展所需的改革程度。
决策者必须采取行动,防止欧盟内部出现持久分歧,防止大流行病带来持久影响。首要任务是应对全球卫生紧急情况。其次是防止过早收紧财政政策,并通过国家预算提供额外的短期支持。
2020年5月中旬,在新冠病毒肆虐之际,印度总理莫迪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将推出巨额经济刺激计划,强调要利用疫情带来的机遇大胆改革,让印度成为“自力更生”的经济强国。推动印度发起“自力更生”运动的因素有哪些?相关风险是什么?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拜登宣布美国将在6月底前捐赠8000万剂疫苗,并称支持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豁免。这些举措将挽救生命,并在短期内提升美国在特朗普时代遭受巨大冲击的软实力。但是,这种“吸人眼球”的努力并不能代替帮助世界从疫情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崩溃中恢复过来的更加全面和持续的承诺。
欧洲“战略主权”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鉴于全球地缘政治和科技趋势迅速变化,以及多边秩序碎片化,欧盟正被迫面对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随着国际形势恶化,出现了“欧洲主权”、“战略自治”、“数字主权”、“技术主权”、“开放战略自治”等概念。
现在最相关的问题不是如何让中国承诺实现更雄心勃勃的目标,而是如何确保中国能够以公平公正的方式成功履行其当前的气候承诺。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中国必须应对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包括不可避免的失业和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带来的后果。本文研究了中国这一全球生产中心在应对气候变化时面临的独特公平性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令各种交通工具面临重大挑战。与此同时,铁路运输在现有的限制条件下也显示了其可靠性和效率性。到2020年底,俄罗斯铁路装载量仅下降2.7%,达到12亿吨,部分项目(建筑货物、粮食和化肥)实现了正增长。俄罗斯铁路的集装箱运输量达到创纪录的580万标准箱,与2019年相比增长 15.9%。
显示 5601 条中的 3321 到 334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