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科技公司也已成为对民主的威胁,但对于如何应对这种威胁,人们还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对技术平台及其政治和经济效应的调查就基于上述定义。对这一前瞻性领域的研究直接影响每个人生活的政治和社会经济方面。
西方必须适应一个现实:中国正摆脱殖民历史的屈辱,而且这个国家寻求的并不是战争,而是富足、进步、认可和尊重。
美国总统乔·拜登在吃惊的选民面前迅速从一名仇俄者变成一名亲俄者和仇美者。他出人意料地放弃制裁铺设北溪天然气管道二线(“北溪-2”)的瑞士公司及其首席执行官马蒂亚斯·瓦尔尼希。拜登的“友好大转向”实际上更多的是面向德国,而非俄罗斯。
尽管中国成功遏制疫情以及实现经济大幅复苏,但2020年初的严重衰退以及严格的社交限制措施对中国2020年宣布的对外并购构成压力。与2019年相比,2020年的海外并购数量下降了近三分之一,并购额下降了一半以上。2021年中国并购活动很可能增加,也许不会达到2016-17年的纪录水平,但会高于2019-20年的水平。
阻止变种病毒从国外进入,或者至少放缓其传播速度,将有助于遏制并限制人员、社会和经济成本。发达经济体的公共政策侧重于疫苗接种,希望通过疫苗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人数,同时允许取消限制措施。但是,必须为更多感染浪潮的出现作准备,尤其是由变种病毒引起的。仅依靠疫苗接种的任何策略都将是不够的。
俄罗斯打算利用美国和北约部队从阿富汗撤出的机会,通过增加与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的接触,加强其在该国影响力。其目的是成为和平进程关键协调者,使其能够影响参与者,加强对阿富汗局势控制,并在与该地区国家关系中利用这一点。
东京奥运会将在2个月后开幕,届时或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5万名运动员进入日本。许多日本人担心自己会成为输家——60%的日本人宁愿不要举办此赛事。
印度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矛盾。一方面,该国的崛起使双方越来越多地分享地缘战略利益,例如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另一方面,随着新德里国内政策与西方理想渐行渐远,分歧越来越大——这不仅适用于经济政策,也适用于印度民主。
在“全球英国”的雄心下,英国的目标是在脱欧后将自身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独立强国。2021年3月发布的《安全、国防、发展和外交政策综合评估报告》寻求实现这一目标。对于欧盟,英国政府拒绝在外交和安全政策上与其进行制度化合作,而是倾向于与欧盟各个国家采用灵活的合作形式。
“北溪-2”项目为德国政府带来了在能源和外交政策利益之间进行选择的难题。地缘政治经常在政治话语中占主导地位。然而,权衡优先事项也需要考虑能源政策背景。当涉及到利益平衡时,没有简单或“便宜”的答案。
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自由区已开始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恢复。这是2021年3月进行的2020年一季度自由区世界经济晴雨表(F-WEB)调查的结果。有30%的自由区称目前经济状况良好。
2021年4月,苏丹当局下令暂停在该国红海沿岸建造俄罗斯海军后勤中心。该项目引起了美国、欧盟、沙特阿拉伯和北约关注。苏丹人不想失去美国对该国经济稳定的支持,这种支持的规模使美国在与俄罗斯的竞争中占有优势。该案例还突出表明,随着苏丹摆脱孤立,其区域重要性日益增强。
本文总结了第36届能源建模论坛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经济调整成本规模和分布的见解。根据《巴黎协定》,各国自愿承诺减排以应对全球变暖。到2030年将导致全球经济损失约1%。然而,这些成本在不同地区分布并不均匀,向低碳经济转型对化石燃料出口国的不利影响最大。
国际债券投资者越来越需要与环境、社会和治理目标一致的资产。主权债券代表了独特的长期债权,并为各种公共支出(棕色和绿色)提供资金。公共资本支出将是支付欧洲绿色协议所需的约3万亿欧元投资预算的核心部分。
自新冠疫苗问世以来,有关各国疫苗接种速度的报道不绝于耳。尽管某些欧盟成员国表现良好(尤其是马耳他和匈牙利),但欧盟大多数国家在接种新冠疫苗方面都处于落后状态。这引发了对欧盟疫苗危机的大量批判和讨论。那么,欧盟的疫苗接种策略是否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了?可以肯定的是,疫情期间欧盟的表现远非完美无缺。
欧洲议会暂停执行在2020年最后时刻达成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让欧盟在面对中美全球地缘政治重构中处于更弱势的国际地位。这种行为只能向国际伙伴表明,欧盟在如何与中国达成协定方面缺乏清晰坚定的立场。
无论是抗日战争和内战时期,还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是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主要组织者。即便在我们身处的这个艰难时代,中国共产党也依然强大,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均取得傲人成就。
中国对美国构成挑战,但同时也构成机遇。拜登不幸地落入了一个前任造成的局面而他将很难从中脱身。为了同过去4年的无效政策决裂,就需要展现出勇气、智慧和创造性。这还不够,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是如此重要,我们要考虑赋予其更多东西。
欧盟委员会2021年4月21日提议建立一个监管框架来监控人工智能,这是科技监管的一个分水岭,标志着美国和欧洲就各自监管方式展开对话的好时机。欧洲和美国应该就人工智能底线、民主和监管原则基本框架达成一致,这些原则可以与亚太地区贸易伙伴一起推广。
人们对氢作为能源载体寄予厚望:未来,这种气候中性分子将在一些领域取代化石燃料。德国公司在为未来氢经济生产关键零部件方面处于非常有利地位。此外,将能源进口转向气候中性能源将使德国减少对单个供应商的依赖。
显示 5601 条中的 3381 到 340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