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于3月中旬通过了一项新的欧盟-非洲战略,该战略概述了欧非之间“更牢固和更雄心勃勃”的伙伴关系。如果欧盟希望履行其对非洲的“平等伙伴关系”承诺,它应该带头并敦促国际社会在面临新冠肺炎危机时取消非洲部分双边、多边和私人债务。
到目前为止,美国三分之一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出现在纽约市。该市卫生部门4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黑人和拉美裔居民死于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是白人城市居民的两倍。这种现象并非只出现在了纽约,在美国少数几个已经发布了类似的死亡人数分类的州和城市中,均出现了这种令人不安的现象。
欧盟成员国花费了数周时间才实现彼此协调一致地应对新冠肺炎危机。各国最初的反应是缓慢的,有时是矛盾的,经常表现出单一民族国家的单边主义和明显的不和。欧洲正在建立一种前所未有的财政和货币伙伴关系架构。
纵观欧盟医疗产品的全球市场,自给自足是错误的做法。作为最大的医疗产品生产地之一,欧盟应通过医学和医疗设备的广泛研究与生产,避免贸易保护主义并支持全球供应链。全球医疗产品市场在经济上使欧盟受益,并推动了知识共享和专业化,这将有助于遏制未来的流行病。
2月26日,格鲁吉亚确认了首例新冠肺炎病例,政府的迅速反应使医疗体系赢得了一段时间来进行自我动员,以应对即将来临的疫情。此外,格鲁吉亚还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格鲁吉亚成功地降低传播率并保持低死亡率并非偶然。
在疫情时期,像中国这样的传统和非传统贷方都需要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成为负责任的发展伙伴。但是,仅一部分合作伙伴这样做是不够的——各方都需要透明度和协调性。新冠肺炎疫情为传统发展金融机构提供了与中国合作,协调和组织减免债务,并推动中国海外贷款透明度提高的机会。
新冠肺炎疫情是本世纪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事件。随着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疫情暴露了不同社会和政治制度采取的对策之间的巨大差异。中东和北非地区也不例外,政府采取的措施和公民对危机的反应都表现出很大差异。
中国通过派遣医生和支援医疗物资帮助它们抗击疫情,同时支持其在亚洲和非洲新的“健康丝绸之路”沿线的伙伴国,在欧洲国家成功吸引了公众舆论。中国采取了一些引人注目的举措,例如使用“一带一路”通往欧洲的列车向西班牙提供援助,中国正在重新设计其国际角色。
危机过后的世界经济将发生更加重大变化,甚至超过以前,超过大萧条和全球经济衰退所带来的影响。在宏观经济环境下,大多数经济组织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历经史上最大的公共赤字,世界债务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实施重大刺激计划以应对健康危机,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但是,当危机得到缓解后,世界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因为疫情后的主要任务是立即重新启动全球经济。为此,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可能是重启经济增长引擎的正确工具。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4月20日发表英国前外交大臣、保守党前领袖威廉·黑格题为《新冠病毒加速了将改变一切的八个大趋势》的文章称,新冠肺炎疫情将带来全球多个领域的重要变化,人们需要为此做好准备。
英国《柳叶刀》周刊网站4月18日发表题为《中国持续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社论称,中国迅速遏制疫情令人印象深刻,也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令人鼓舞的榜样。
俄罗斯《消息报》网站4月22日刊载文章《如何拯救接连暴跌的石油市场 专家认为“欧佩克+”应达成新限产协议》,文章指出,在当前的情况下,油价尚无上升动力,唯一合理的解决方案是“欧佩克+”相关国家提早减产,而不是等到5月。专家预估,直到生产国做出减产新决定之前,油价将持续低位波动,甚至还会出现负值。
2020年世界经济正在“大出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工人被迫呆在家里,飞机无法起飞,石油需求量暴跌。3月初,沙特和俄罗斯之间暴发的石油价格战,加剧了对石油市场的冲击。整个石油行业几乎崩溃。4月12日,石油输出国组织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盟国达成减产协议,试图刺激油价。然而,这项协议或不太可能奏效。
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在新冠危机期间的经济停顿严重冲击了“贸易”和“与消费者相关的服务”领域中的服务业。受“封锁令”影响的部门约有24万人受雇——这意味着该州几乎五分之一的工作都受到直接影响。在区域比较中,北弗里西亚和东霍尔斯坦地区受到的影响最大,因为旅游业和相关的零售业占据重要地位。
非洲的年龄结构相对年轻。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可大大降低死亡率,但还有其他因素可能会增加死亡率。存在健康问题的人死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风险更大。非洲存在大量的艾滋病毒/艾滋病感染者,且非洲的医疗卫生系统薄弱,这意味着死亡率或升高。
为缓解疫情的社会经济影响,欧盟、美国和其他地区正决定采取前所未有的金融干预措施。这些几乎同时进行的干预措施是相辅相成的,反映了未来挑战的严峻性。以大量财政手段为支撑的国际合作不仅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所不可缺少的,也可确保由富裕国家自己决定的行动是有效且可持续的。
亚太地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60%,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0%,在全球28个特大城市中,亚太地区占17个。未来十年亚太地区做出的决定将极大地影响全球地缘政治和脱碳进程。本文考察了中美贸易冲突的持续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缘政治变化对亚太七个国家的影响。
拉丁美洲国家政府需要将更多资源投入其医疗保健系统,以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各国政府应实行改革和立法,改善商业环境,并动员更多的国内外私人资金参与进来。国际金融机构应在与私营部门共同资助基础设施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美2020年1月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制定了一些预防措施,要求中国在确保其他贸易伙伴已提出或将要提出的关于承认或保护地理标志的请求采取相关措施的同时,不会减损使用商标和通用名称出口至中国的美国货物和服务的市场准入。因此,欧盟的地理标志在中国获得保护的难度有所加大。
显示 5538 条中的 4861 到 4880 条结果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波兰瓦津基公园展出树枝雕塑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