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应该只在明确合理的情况下补贴现有的能源密集型产业,同时决定哪些能源密集型产品可以交由国际市场力量决定。通过选择在欧洲支持哪些脱碳投资,欧盟可以将工业竞争力与环境可持续性结合起来。
作者认为,欧盟与其设定清洁技术生产目标,不如通过提供合适的扶持框架条件,把重点放在促进私营部门对清洁技术的投资上。这是唯一可能最终确保欧洲在清洁技术制造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行动方案。
药物供应短缺正成为欧盟面临的日益严重的问题。欧盟不缺乏政治上的主动行动,但最关键的一点经常被忽略:供应链的多元化。
应减免债务,支持实现共同的气候和发展目标。
俄罗斯国家货车运输协会主席弗拉基米尔·马佳金透露,2022年3月以来,来自中国的商品供应量翻了一番。
中国对电池研发的投入将促进欧洲的电动汽车发展。
基于覆盖国际和地方媒体的大数据平台“全球事件、语言和语气数据库”,分析国际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情绪倾向,得出三个结论:国际社会普遍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共建的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度要略好于其他国家;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度低于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度。
中国的崛起是21世纪最重要的地缘政治运动之一。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明古国转变为一个世界经济强国,对国际体系的现有秩序产生影响,从经济领域延伸到地缘政治领域以及文化领域。
欧洲的安全秩序正在发生改变。本报告旨在分析欧洲安全的快速变化如何影响两个具有决定性且不可分割的政策领域:气候和能源。
电信基础设施是欧盟战略自主的关键因素。要实现“欧盟数字十年”的目标,就需要采取措施加强欧盟电信公司的地位。
国际社会连续两年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陷入停滞,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多重危机叠加。然而,在这些危机之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不足,这表明社会和经济制度的转型没有以足够的规模和速度进行。
中国现在是世界制药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虽然在人们的想象中,仍然把中国与仿制药或非专利药生产联系在一起,但中国不打算再扮演二流角色。
私人和公共赞助商正在对量子研究进行越来越多的投资,但能够帮助这项未来技术实现突破的专家却仍匮乏。中国和美国正以增设大学课程来应对这一问题。
中国品牌打造的“快时尚奇迹”备受瞩目。
俄罗斯和中亚地区面临诸多挑战,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应对。基础设施的限制、人力资本的质量、气候变化、维持社会稳定的困难、转变经济模式的需要,以及制裁压力,所有这些都促使各国采取一致行动。
本报告分析了到2022年中期全球和欧盟资本流动的主要趋势和发展情况。
七国集团应履行其承诺,共同努力,支持实现一个繁荣的非洲。
2030年,中欧原材料供应链将会是什么样子?本文概述了三种可能的情景,说明了不同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以及它们可能对中欧供应链产生的影响。
目前,绿色氢气比基于化石燃料的替代品要昂贵得多,但开发全球绿色氢气市场并降低成本的重大举措正在进行中。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绿色氢气将具有成本竞争力。
随着主要国际机场恢复航班业务,奥纬咨询公司预计未来10年的交付量将创下新高,到2033年将有约3.6万架飞机翱翔天空。这意味着全球机队规模将扩大33%,年增长率为2.9%。
显示 5541 条中的 881 到 900 条结果
阿拉木图:科克托别山掠影
你好,Hola!——拉美视角下的中国魅力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