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及其成员国可以更有力地利用《欧洲绿色协议》,引导对北非的投资,以支持清洁能源。
2023年全球经济看起来似乎会更糟,人们都指望从亚洲寻求解决方案。现实情况是,世界目前的状况与2008年大不相同。
中国经济在因疫情闭关三年后重新开放,令人们重新燃起经济全面复苏的希望。
与美国相比,欧洲的高通胀或许会持续更长时间。
到2021年,墨西哥已成为世界第七大汽车制造商。但随着汽车行业从内燃机转向电池动力,墨西哥还能保持它的吸引力吗?
利用来自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数据,以及全面的公司级数据,应用逆向倾向性评分重新加权方法来处理选择偏差,作者估计了所有权转移给中国所有者后公司专利活动的变化,并将这些变化与不同的税收激励联系起来。研究发现,撤资非但没有削弱创新,反而引发了专利申请和其他创新措施的增加。
世界大国已经意识到海底电缆的地缘政治意义。谁控制了电缆基础设施,谁就有可能捕获、影响甚至阻止数据和信息的传输。
本文研究了欧盟与全球价值链脱钩对贸易和福利(即实际收入)的影响。作者认为,生产普遍转移回欧洲将伴随着实际收入的重大损失。
中国人正从对国外娱乐产品的迷恋转向对本土文化产品的消费。
美国和欧盟27日宣布达成一项协议,要加快、加强人工智能的使用,以优化农业、医疗、应急反应、天气预报和电网运营。
2023年,欧洲经济或许会意外向好:增长好于预期,通胀低于预期。
在充满不确定性和危机持续的国际背景下,欧盟迫切需要投入资源和努力来提高欧洲的竞争力。
2023年德国的通胀率预计为5.4%,远低于秋季时预测的8.7%。
在能源价格高企和巨大不确定性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长在过去一年中有所放缓。鉴于全面的高通胀压力,货币政策在迅速收紧,现在也拖累了经济活动。
一位经验丰富的澳大利亚华裔商人说,如果你想知道中国经济的反弹速度以及中国经济将如何提振澳大利亚经济,抬头看看天空就知道了。尤其要关注两国间航班数量有没有增加,特别是来自中国金融重镇上海的东航航班。
研发投资是创新的基本前提。考虑到向数字化和气候中性经济转型的必要性,研发变得更加重要。以企业和公共研发支出总额衡量,德国是欧洲第五大研发基地,也是最重要的研发基地。
可持续发展已经上升到首席执行官议程的首位,各行业的领导者正在加紧行动。在旅游业,许多公司已经开始制定雄心勃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战略,包括向净零排放过渡。
数字全球化多年来一直在上升。事实上,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全球数字服务出口——如研发、信息、计算机和其他商业服务以及知识产权收费——的平均增长率比非数字部门高出约6%。
美元近70年来的全球主导地位正被逐渐削弱。缺乏强有力的替代品已成为这种“绿色钞票”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维持霸权的最大支撑。
无论中国还是全世界的金融市场都对中国重开国门表示热烈欢迎。毫无疑问,中国的开放意味着国内消费的复苏,这一点已经体现在北京、天津和成都等城市的市场中。中国游客将很快回归旅游市场,首先是周边国家,然后是世界其他地区。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生产也将逐步重回正轨。
显示 5613 条中的 1321 到 13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