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6日发布的最新预测中,欧盟委员会预计2022年欧元区通胀率将达到6.1%,GDP将增长2.7%。欧洲央行在3月10日的最新预测中,预计通胀率和GDP增速将分别为5.1%和3.7%。欧元区的通胀和GDP增长前景让欧洲央行担心三个问题。
在中国作为2022年金砖国家主席国的领导下,金砖国家似乎再次起飞。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农业部长会议、商务会议、专家会议等一系列前期会议陆续召开,为后期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做准备。这表明,尽管金砖国家的路线图屡遭挫折,但巩固和重启的努力仍在继续。
本文全面检视了欧盟提议和采用的防御性贸易政策工具,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设计、功能和影响。本文涵盖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八种政策工具。
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第二次会议于5月15日至16日在法国巴黎举行。TTC是美国和欧盟协调国际贸易和新兴技术议题的永久性跨大西洋交流平台。
有迹象表明,美国市场正进入一个新的、更令人担忧的阶段。从1月到5月初,股价下跌可以归因于债券收益率上升的影响,因为固定收益市场对美联储的利率将大幅快速上升的指引做出回应。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日就拜登政府对华政策发表演讲,把中国当作对国际秩序“最严重的长期挑战”。作者认为,将与中国竞争视为高度优先事项,意味着美国将继续增加其在印太地区的活动,并在必要时在参与欧洲事务方面分配美国资源。
2019年,欧盟将中国描述为“与欧盟目标紧密一致的合作伙伴、欧盟需要与之达成利益平衡的谈判伙伴、追求技术领先地位的经济竞争对手以及促进替代治理模式的系统性竞争对手”。然而,过去三年,伙伴关系、竞争和对抗之间的平衡发生了变化。系统性竞争现在是欧洲与中国互动的核心。
针对中国能否在经济上取代欧盟国家以及未来几年土耳其在脱离西方后是否会依赖中国经济,本文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
当前,确保全球供应链顺畅运行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供应短缺、运费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需求强劲增长将给依赖全球价值链的所有经济部门带来通胀压力。作为提高全球价值链韧性的全球努力的一部分,本文认为需要更广泛地讨论加工贸易的未开发潜力,加工贸易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相对未知的贸易便利化选择。
自2009年以来,东地中海能源资源因其巨大的能源储量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能源资源可以为该地区及其他地区带来若干好处。事实上,它们有助于改善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推动实现能源安全、增长与发展以及脱碳。为取得相关积极成果,各国需要解决和克服一些挑战,例如基础设施缺乏、经济约束和国家间竞争。
5月20日至24日,美国总统拜登访问了韩国和日本,这是他上任以来的首次亚洲之行。访问表明了这些盟国在美国实施印太战略方面的重要性,以及美国扩大核威慑对韩国和日本安全的重要性。
在近期冲突爆发之后,世界各地的军事预算都将增加。这一点在欧洲最为明显。德国、意大利和挪威等国已经决定增加国防开支。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世界上军费开支最大的国家也在增加军费开支。较小国家似乎不可避免也面临这样做的压力。这会带来什么经济后果?
跨境合作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提出以气候为重点的合作外交政策绝非易事。然而,这不再是一种选择。要防止气候危机破坏后代的人类进步,就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并找到与地缘政治对手合作的方法。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危机需要跨国合作,并立即采取行动。
南亚爆发经济危机司空见惯,但由于它是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低的地区之一,经济困难通常仅限于特定国家。但这次不行。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形成了一场完美风暴,预计将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区域性危机,即使不是全球性的危机,其后果也无法预测。
2022年早些时候,极高通胀迫使美联储猛踩货币政策刹车。同样的情况现在似乎正在欧洲发生,欧洲中央银行正被迫逆转路线,以应对自1999年欧元启动以来最高水平通货膨胀。欧洲央行货币政策转变对全球金融市场来说不是好兆头。
希腊GDP预计将在2022年增长3.5%(之前的预测为增长4.9%),而2023年的增长率预计为3.1%。
世界经济正进入平台成为企业、国家和地区层面关键聚合载体的阶段。全球南方国家开始在建立此类平台方面追赶发达经济体,过去几年在非洲和亚洲建立区域平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世界经济需要更大的平台多样性,贸易/投资流动的更大选择性以及储备货币阵列的扩展,这可能源于全球南方国家在该领域拥有更大积极性。
全球投资者在今年早些时候的暴跌中逃离中国相关股票的趋势已经逆转,突显出投资者情绪的迅速转变,他们押注中国政府能够引导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实现复苏。
在数字治理方面,当重大决策发生时,英国越来越发现自己置身事外。为继续成为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和全球经纪人,英国必须继续建立灵活的监管方法并倡导创新的政策机制,以有效实施负责任和合乎道德的技术。英国、美国和欧盟应就如何加强围绕技术的合作达成以行动为中心的共识。
印度与中亚国家有着密切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文化关系。尽管存在来自阿富汗的类似安全问题以及因地理位置接近而文化联系密切,但由于缺乏直接连通性,印度和中亚国家无法将地缘经济逻辑传递给双边关系。
显示 5634 条中的 1901 到 1920 条结果
孟加拉国:传统手工木船市场
山东港口青岛港外贸航线数量持续增加
上合学子 天津访学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