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柬埔寨项目协议签署仪式9月17日在金边举行。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布拉索昆、中国驻柬大使汪文斌以及柬方项目执行机构代表出席仪式。
记者9月17日从国家移民管理局获悉,今年1至8月,中国内地居民与东盟国家人员往来超2524.4万人次,同比增长11.2%,中国与东盟国家人员交流交往持续热络。
9月17日,为期2天的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闭幕。与会各方达成《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共识》。
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9月17日表示,中企承建项目复工是斯中两国密切沟通合作、两国关系良好发展的真实写照,斯里兰卡感谢中方在斯经济危机期间伸出援助之手。
金秋九月,新一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如约而至。这场国际经贸盛会助推中国与东盟国家全方位交流合作,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澎湃动力。
以“人工智能时代中蒙媒体友好交流合作”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蒙新闻论坛9月17日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蒙古国记者协会共同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承办。
9月17日,以“数智赋能气象合作 早期预警普惠民生”为主题的第4届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气象水文部门、世界气象组织、相关高校和企业的代表共商区域气象合作与发展。会上,中国和东盟国家代表共同启动中国—东盟气象AI模型应用联合创新行动。
9月16日至17日,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举办,来自中国、沙特阿拉伯、蒙古国、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荒漠化防治议题。各国代表认为,中国防沙治沙经验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关键助力。
中企承建的肯尼亚蒙巴萨通勤米轨修复项目9月17日举行完工仪式。
参加开幕式的多国领导人在致辞中指出,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本届东博会聚焦数智赋能、创新发展,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相信本届博览会将进一步深化东盟与中国持久的友谊与信任,共同促进包容性与可持续增长。
9月16日,2025中国—东盟建筑业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广西桂林举办。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李晓龙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越南建设部副部长阮祥文参加活动。
瑞士《中小企业》月刊2025年9月号以《中国,新的黄金时代》为封面主题,刊登了一组关于中国的专题报道,其中一篇题为《中国,创新先锋和巨型市场》指出,中国持续展现出巨大的多元化潜力。
9月1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会见来华出席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东盟秘书长高金洪。
9月1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会见来华出席2025中国—东盟市长论坛的文莱、柬埔寨、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东帝汶等东盟成员国和东盟观察员的副省长、市长、地方政府组织代表,东盟秘书处代表出席会见。
由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2025年9月22日至25日在浙江杭州举办。
9月16日,在2025面向东盟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开幕式上,科技部发布了《面向东盟人工智能赋能发展科技能力提升行动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旨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在人工智能技术交流、产业赋能、能力共建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联合营造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目前,我国已有34个自然保护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总数位居亚洲第一。这些保护区已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地与周边社区共同发展前沿性探索和国际合作最为活跃的自然保护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9月16日在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上说,中方于2020年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开展政策协调、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等领域的合作。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王小洪9月16日在京分别会见来华出席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2025年大会的刚果(金)副总理兼内政部长沙巴尼和白俄罗斯调查委员会主席戈拉。
9月15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主办、大连海洋大学承办的“新质工匠”职业技能培训项目2025年秋季班在辽宁大连开班。
显示 44035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