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发表声明,强调克服人工智能引发的潜在风险及挑战,应加强人工智能国际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能源可持续发展发表声明,强调有必要维护能源安全,保障能源市场稳定,促进各国按照本国国情和优先发展方向推进公正能源转型,提升上合组织成员国人民福祉和保护生态环境。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发表声明,认为在上合组织框架内进一步开展科技合作十分重要,是寻找新的创新增长点并推动各国国民经济向创新方向转型,携手打造有利于上合组织区域内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共同应对社会挑战的有效方案。
日前,新加坡国家计量中心执行长吴加良一行3人访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两国国家计量机构就续签合作谅解备忘录达成一致,并就碳计量和电磁计量两个重点领域达成务实合作。
本届瓷博会将首次创新推出“1819陶瓷嘉年华”主题活动,通过陶瓷这一独特文化载体,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共享陶瓷产业发展丰硕成果。
今年6月,15名哈萨克斯坦古米廖夫欧亚国立大学专业教师从哈萨克斯坦远道而来,在天津职业大学开启为期四周的师资培训。数据挖掘、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工业互联网……丰富的课程让哈方教师获益匪浅。
本届博览会参会参展人数超过1.78万人,达成合作成果331个,意向签约金额1077.5亿元。参展商们携带各自领域的新装备、“黑科技”产品来到展会,吸引了国内外客户达成合作意向。
为期4天的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8月31日在宁夏银川市闭幕。记者从相关新闻发布会获悉,本届博览会参会参展人数超过1.78万人,达成合作成果331个,意向签约金额1077.5亿元。
近年来,上海合作组织不断深化互联互通、经贸投资和数字科技等领域合作,走出一条互利共赢、共同繁荣之路,为地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上合组织框架下,中国同其它国家通过富有成效的农业合作提升了区域农业技术水平,促进了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综合效益的显著增长,为区域农业现代化注入稳定而强劲的动力。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来自不同民族、拥有不同文化的上合组织国家民众像走亲戚一样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共同谱写文明交流互鉴的崭新篇章。
近年来,上合组织成员国在政策对话、技术交流、信息共享、能力建设等方面广泛合作,在环保合作领域取得系列成果,进一步推动区域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设立6年来,依托在中国以外其他上合组织国家建立的11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展技术、品种试验示范,目前已制定作物生产标准7项、生产技术规程10余部,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取得积极成效。
当前,上合组织国家间人文交流与合作呈现领域更广泛、内涵更丰富、机制更完善、成果更丰硕等新特点。
为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助推青海开放型经济发展,8月27日,中国(青海)—哈萨克斯坦经贸文旅推介会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举办。
从“藏在深山人未识”到走上“世界货架”,从风靡国内到畅销海外,越来越多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加速“出海”,由云岭风土馈赠的“绿色云品”成为了云南向世界递出的又一张“名片”。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获批6年来,示范带动效应不断放大,累计探索推出125项改革成果,已落地产业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500亿元。
显示 43999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