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企业活动迁往中国的势头正在增强。
中巴两国在乳制品行业的合作为巴打开了进入中国广阔的高质量乳制品市场的大门。
2023年11月1日至2日,英国政府召开首届国际人工智能安全峰会,这是塑造全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里程碑式努力。中国参加此次峰会对国际人工智能安全是一个福音,中国参与《布莱切利宣言》,为讨论共同利益建立了共同语言。
自20世纪60年代初日产汽车开始在泰国制造汽车以来,日本公司一直是泰国崛起为汽车制造强国背后的一个驱动力。如今,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正将泰国汽车制造业带入电动化时代。
目前,有近200个“一带一路”倡议可再生能源项目投入运营。据估计,近四分之三“一带一路”倡议新建项目是可再生能源,而十年前这一比例不到20%。这是积极的。
本文简要分析中国在“一带一路”能源领域的投资,以找出中国在海外投资时可能遵循的潜在趋势和举措。
2023年9月27日,当全球大多数科学合作仍处于暂停状态时,中国首艘国产科学破冰船“雪龙2号”结束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返回母港上海。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中国驻外使领馆自2023年12月1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按原收费标准的75%收取来华签证费。
力拓矿业集团对近期中国制造业活动回升将会持续下去充满信心。
巴基斯坦能否实现中巴经济走廊效益最大化,关键在于制定务实包容的产业政策。要想让中巴经济走廊成功促进巴基斯坦工业发展,需要一套积极吸引利益攸关方(特别是中小企业)参与的战略方法。
中国的投资让世界上许多较贫穷国家受益。这些投资是针对整个国家的,也包括国家间的贸易,尤其重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日益增强”。
11月24日,中国宣布对包括法国在内的六个国家的旅客实行为期一年的免签政策。这一消息的宣布似乎对中国作为目的地的吸引力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影响。
埃塞俄比亚是中非合作的先行者。中国政府致力于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其他计划支持埃塞实现发展愿望。显然,两国正在稳步促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全球发展倡议下开启富有意义的合作,并推动中非合作论坛之下“九项工程”的实施。
在中国的北京等主要城市和全国各地的工业城镇,污浊的空气一度成为无法避免的事,而在净化空气污染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麦当劳正式成为首批启动鸿蒙原生应用开发的全球大型跨国连锁餐饮企业。
本文分析去全球化的一些可能影响。
本文概述了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项目如何建立灾害风险转移机制,以帮助成员国加强风险管理。
随着气候变化导致核电再度兴起,中国减少化石燃料使用以及石油和天然气进口的举措使其处于民用核技术的前沿。
和平建设组织能够而且应该发挥关键作用,与公司、多边机构和政府就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进行接触,为人工智能使用提供建议和指导,以促进和平,减轻可能导致冲突的社会危害。
近年来,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一部分,新疆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已建成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物流枢纽,不仅便利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还可通过中欧班列直达欧洲。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倡议极大地促进了本地区互联互通。
显示 8236 条中的 2001 到 202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