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月经济活动加速,许多居民结束春节假期重返工作岗位,导致大城市道路出现拥堵,餐厅和商店则收入增加。中国道路拥堵显示经济加速恢复。
大湾区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2月20日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认为,新措施将便利大湾区内地人才南下到来香港,进行科研、文教、卫健、法律等各方面的交流访问。
如今,加强地区互联互通的梦想有了新的“X因素”,即诸如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土库曼斯坦跨区域天然气管道、中亚-南亚输电项目和“巴基斯坦-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跨区域铁路项目等新方式,应尽快推进。
从家电到火箭,半导体已经成为几乎所有工业产品不可或缺的零部件,美中围绕半导体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美国历史学家克里斯·米勒在其近著《芯片战争》中回顾了半导体的历史,我们就当代半导体之争等问题听取了他的见解。
日前,在中国偏远的西部地区,一名30岁女子成为中国远程手术切除胆囊第一人。这台不同寻常的手术是在距离患者360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遥控进行的。这次手术是更广泛国家计划的一种体现。作为五年规划的一部分,中国旨在推进医疗领域5G机器人技术的使用。
中国在人工智能的量子科技领域后发制人,掌握人工智能发展的秘密武器,打破美国在量子科技领域的霸权,也将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力量。
印度2023年有望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联合国预计印度将在2023年4月超过中国,印度可能已经达到了这一里程碑,因为联合国的估计只是预测。
《日本经济新闻》与荷兰埃尔塞维尔公司对2012年至2021年间发表的AI相关学术论文进行了分析:以发表篇数来看,美国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微软等公司在前十位中占据六席;中国国家电网、腾讯控股等公司占据四席。
今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中国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正在为亚洲、中亚、非洲、中东及其他地区的经济体开启一个贸易和增长的新时代。
今天由于美国和西欧与中国、俄罗斯和伊朗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以及数字货币的出现,加速去美元化的前景正愈发明朗。
毫无疑问,中美两个超级大国如果相互合作,相向而行,就有更大的机会支持非洲的发展,也有更大的机会应对更广泛的全球挑战。
作为“世界工厂”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重新开放后导致需求激增,也有人担心这会加剧全球通胀压力。但经济学家表示,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心。
消费需求对2023年中国实现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分析人士说,从元宇宙平台公司到字节跳动公司,技术巨头们在突破美国直播电商市场方面面临挑战,技术差距和缺乏魅力网红使企业难以复制在中国流行的直播购物模式。
中国正在打造一个“太阳能屋顶帝国”。
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称,预期中国经济将加速复苏,今年实现5.7%增长。在中国提速、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有望再次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尽管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政策模糊、市场壁垒和多元化趋势使前景复杂化,外国企业仍对在华业务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
俄购物中心联合会表示,多家中国品牌已经开始对在俄罗斯开设专卖店表现出兴趣。来自中国的公司会调查俄罗斯购物中心的商铺、租金等信息。
传统中医成为北京在非洲的“软实力”支柱。
中国将设立两个经贸区,促进与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经贸创新发展。
显示 8231 条中的 2821 到 284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