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回顾了亚洲特大城市机场系统的发展,并提供了政策建议,以支持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增长和可持续性。
在华外国企业团体表示,中国最新的重新开放计划将有助于重建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经济学家和行业参与者普遍预计,中国的重新开放将为苦苦应对持续高通胀的全球经济提供支撑。
中国最大航天承包商的负责人表示,中国可能在2027年前后完成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首飞,该火箭能够发射执行载人登月任务的新飞船。
中企在阿根廷矿业表现突出,短板是对本地的一些环境法规、劳动法、税法较为生疏,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了解和适应。
有投资者认为,中国重新开放可能提振油价,从而使美联储抗通胀的难度增大。作者认为,他们应该放宽心。
本简报展示了创新融资如何通过填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资金缺口,帮助减少中国新安江流域的农业污染,同时缓解气候变化。
本文重点介绍中国在流域管理方面取得的进展,并评估了简化法律、扩大监测和加强数据收集如何从长远角度改善水质。
“相互尊重”几乎成为日前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举行的一系列峰会的最热词。
根据俄中两国最近签署的一项协议,两国将在2023年联合举办600多场体育赛事。
本文探讨了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历程,并详细介绍了政府的角色变化。它描述了农民如何参与降低风险,以及保险如何帮助他们获得额外的金融产品。
欧盟从中国进口最多的三个国家分别是荷兰(1108亿欧元)、德国(981亿欧元)和法国(408亿欧元)。值得注意的是,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占荷兰GDP的12.9%(高于2019年的10.9%)。中国是希腊重要的进口国,是希腊第三大商品进口国,仅次于德国和意大利。
本文重点介绍了国际能源署《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的一些结果,并重点介绍了中国、美国和欧盟这三大汽车市场轻型车电动化的主要趋势和驱动因素。
最近,中国在全球经济整体增长动态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在疫情期间的出色表现就是一个例子。这一次,中国通过区域和众多双边贸易协定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经济的众多努力,将增强中国为世界经济提供更大发展动力的能力。
方尖碑形状的“标志塔”摩天大楼高耸于埃及首都开罗以东45公里处的沙漠之中,是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标志性的耗资数百亿美元的新行政首都闪闪发光的核心。新行政首都将容纳埃及的政府办公机构,最终目标是容纳约500万居民。
中国计划在2028年建成月球基地,该项目的第一阶段可能在2023年便将拉开帷幕。
本文讨论了2010年至2020年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项目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取得的进展,并评估了中亚区域经济合作6条运输走廊的跨境贸易效率。
有丰厚资金支持的中国企业,也曾悄悄向日本钢铁企业询问技术合作意向。虽然技术合作没有实现,但中国正谋求通过跳跃式发展在氢炼铁方面取得成功。
在联合国就一项新的全球自然保护协议进行的谈判进入最后48小时之际,中国18日发布了一份拟议文件,该文件将对关于保护世界野生环境和物种的协议产生影响。
近日,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接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显示 8015 条中的 2821 到 284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