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解释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大湄公河次区域6个国家,在努力实施全面框架以实现区域电力交易时所面临的复杂挑战。
在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逐渐取消后,中国各大城市的人们纷纷走上街头迎接新年。
在中国,投资者期待经济在调整防疫政策后重新开放。
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经济走向将作用到整个供应链并影响全球经济。
非洲商人对中国做出优化出入境限制措施的决定表示欢迎。
在几个疫情高峰很可能已经过去的中国城市,经济活动正在反弹。
经济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放宽政策应该会在2023年及以后提振经济增长。
本文分析了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项目成员国未来的能源市场选项,以帮助促进可持续能源基础设施投资。
中国驶入快车道的电动汽车行业可能会在2023年有所减速。但毋庸置疑,该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这一事实将使中国在主导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的竞争中占据巨大优势。
俄中两国贸易额加速迈向2000亿美元大关,重大投资项目稳步实施,本币结算规模持续扩大,跨境互联互通取得标志性进展,互利合作内生动力更加强劲。
农村的土地公平分配、相对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渐进式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并且得到有效管理;基础广泛的经济改革发展和当局主导的扶贫战略和政策等是中国成功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和贫困人口脱贫的经验。
随着中国民众的生活恢复正常,观察人士预计,中国包括消费、投资和外贸在内的广泛领域的商业活动有望逐步复苏,这将推动企业扩大生产。
西班牙特雷西斯资产管理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丹尼尔·拉卡列表示,中国经济全面重新开放的可能性是市场2023年可以期待的“最大利好”。
2016年,中国和老挝之间的铁路线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全线开工建设,从此之后,磨丁的命运开始转变。随着开发项目的蓬勃发展,这座城镇欣欣向荣。超过200家中国企业正计划进驻这里的经济特区,预计这种投资热潮将导致其人口增加。
俄媒盘点了中国“铁路外交”过去一年在全球推进的情况。
加强俄罗斯、蒙古国和中国之间的跨境基础设施连通性是多年来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其主要推动因素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亚洲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日益加深。
近年来中国和俄罗斯促进了双边关系和贸易往来,并通过这种方式加速走向多极世界。
俄罗斯工业通讯银行的调查报告显示,人民币在俄罗斯中小企业外汇结算中占比超过欧元,二者占比分别为31%和28%。俄罗斯其他大型银行也证实了这种趋势。
中国正利用区块链提升跨境贸易效率。
显示 8015 条中的 2801 到 282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