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令两国贸易摩擦降温,全球经济得以喘息。协议还为双方创造了可喜的政治喘息空间。特朗普希望以此助其在总统大选角逐连任,而对于中国来说,协议减缓了多种不利因素(目前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危机)对经济的冲击。但是,与开始建立更稳定的双边关系相比,该协议更具战术性。
中国积极在北极国家进行投资,努力提高在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水平和能力,并通过参与开拓北极自然资源和利用北海航道,努力提升其大国形象。
即使新冠疫情很快结束,外国政府和企业老板也不会轻易忘记一个教训:一些重要产品的生产目前只依赖一个国家。如今,中国在原料药(API)领域的主导地位成为美国和欧洲政治家们的一个难题。
为遏制疫情,中国的学校纷纷延后了开学日期。但中国教育部门指示,特殊时期停课不能停学。这一指示拉开了中国最大规模的远程教学活动的大幕。
在短短三个月内,新冠肺炎就已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开来。尽管中国的新冠肺炎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开始趋于稳定,但中国境外的感染人数却正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增长。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曾表示,中国采取的措施为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赢得了时间。然而,这个时间似乎已经用完了。
考虑到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中心地位,其经济活动的任何中断或放缓都将对以色列及其全球环境产生影响。同时,如果没有发生更大规模的全球性传播,其对以色列的破坏预计将是有限的。实际上,在这场危机中,以色列公司甚至可以找到新的机会来促进与中国的业务往来。
随着非洲—欧盟—中国三边伙伴关系蓬勃发展,需要通过分析欧洲、非洲和中国的话语体系以及外交政策战略以加深对这一概念及其表述的理解。本文概述了非洲—欧盟—中国三边合作的优势、劣势和历史发展,主要涉及三方之间的商业合作。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签署,是两国朝着贸易战停火迈出的重要一步。中国承诺未来两年大量购买美国产品,美国则表示不征收新关税。但是,贸易战暂停对降低美国对中国实施制裁的风险并无绝对关联。毕竟,贸易战和制裁是两回事——前者涉及经济学,而后者主要涉及政治。
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快速传播对全球贸易和供应链的潜在影响,巴西一些分析师已下调经济预期。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一直波动,随着全球供应中断问题加剧,拉丁美洲各出口国变得忧心忡忡。
欧盟委员会发布了规则“工具箱”,以确保欧洲5G基础设施的安全。对于美国来说,欧盟的“工具箱”可能令人失望,尤其是因为关于供应商多元化的建议也可能应用于美国公司。欧盟各个成员国进一步面临通过国家法规将华为排除在外的压力,因为美国威胁称若不这样做,或会影响网络安全合作。
世界卫生组织高度赞扬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做法。文章指出,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有三个重要经验可供世界参考。
对于英国而言,中国不是军事或主要安全威胁,也不是同业竞争者。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它更像是一个合作伙伴(或潜在合作伙伴)。中国提供的经济机遇多于挑战。华盛顿政策界将试图改变这种战略本能。但是伦敦应该坚持下去——英国不必就该站在哪一边做出二元选择。
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和部署是中国寻求成为全球技术领导者的关键要素。中国一直专注于可再生能源和更清洁、更高效的出行系统,以帮助将其经济模式从基于高污染、高能耗的制造业转变为价值链顶端基于商品和服务生产的高科技系统。这些技术对于加强中国的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和全球气候也至关重要。
全球金融市场对中美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反应是非常积极的。但考虑到达成的协议规模相对有限,这种反应可能有些过度。该协议的积极之处在于,它至少允许中美战略竞争部分停火。但是,由于增长放缓,中国在进口方面将更加难以履行对美承诺。这意味着削减欧盟进口的可能性比以往更大。
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压倒了理性,因而更多导致了愚蠢行为。这是一种偏见,以一种很不礼貌的方式而产生的偏见,并通过一种简单粗暴的心理机制强加于受歧视者。传染病患者被冠以恶名,而那些与他们来自同一种族的人们,也因此受到谴责和辱骂。
能够表明新冠病毒开始突破中国国界、进而冲击全球经济的一个经济指标是,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价格下跌。液化天然气价格现在已接近最低点,有几家美国生产商愿意付钱给潜在用户,让他们把国内过剩的天然气运走。石油价格24日也开始再度下跌,因为显然影响全球航运和贸易的因素可能不只局限在中国。
展望未来,中东地区的稳定将越来越受到相对较新、且主要是外部因素的威胁。其中最重要的是正在演化过程中的三大发展趋势间的相互作用:中国区域影响力的上升,美国区域撤退的前景以及美国对华不断变化的全球战略方针。
尽管中国在努力促成石油进口多样化,但其中东和非洲的石油进口仍占其原油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二。不断上涨的石油价格和这些地区的紧张局势或给中国带来经济损失。若想提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中国将不得不卷入这些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中,并在使用这些区域的战略资产时更加自信。
本文分析了中美1月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经济影响。这是一个高度不对称的协议。作者认为,受该协议影响,欧盟对华出口可能损失约110亿美元。
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外交政策立场更加坚定。中国未来在全球舞台上将扮演何种角色取决于其一系列的优势和劣势。
显示 8247 条中的 5941 到 596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在世界制造业大会看机器人大显身手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新华全媒+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开幕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