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在努力促成石油进口多样化,但其中东和非洲的石油进口仍占其原油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二。不断上涨的石油价格和这些地区的紧张局势或给中国带来经济损失。若想提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中国将不得不卷入这些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中,并在使用这些区域的战略资产时更加自信。
本文分析了中美1月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经济影响。这是一个高度不对称的协议。作者认为,受该协议影响,欧盟对华出口可能损失约110亿美元。
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外交政策立场更加坚定。中国未来在全球舞台上将扮演何种角色取决于其一系列的优势和劣势。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最新发布的《全球趋势报告》给出了一个结论:新兴的全球格局代表着一个由美国主导的时代的终结,美国任何试图强加秩序的努力都将失败。
当前疫情得到控制,中国政府已决定全国大部分地区可以有序复工复产。地方政府除了每天报告新增病例数量外,也需要报告重新开业的企业数量。浙江省是制造业大省,全球最大的批发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就在这里。浙江复工复产情况目前居于全国前列,90%的大型工业企业已重新启动,但其中许多都是低负荷运行。
无论美国对韩国、日本、以色列、沙特采取的措施如何,在没有中国合作的情况下,维护现有世界秩序的任何企图都是短暂的。文章指出,为稳定现有世界秩序,美国需要与中国紧密合作。将中国放在对立面上只会带来负面影响。
2019年12月2日,中俄领导人通过视频正式启动了“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对华通气作业。“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不仅有助于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也有助于深化中俄之间的特殊关系。中俄之间新铺设的输气管道将在可预见的未来对两国关系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人是新冠肺炎的受害者,而不是罪魁祸首。病毒不会歧视,它们的传染性无关肤色、国籍或语言。就像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受到疾病影响的患者一样,中国人理应得到国际社会的同情、尊重和帮助。消除恐慌和歧视,才能更快实现战胜病毒的共同目标。
中国已成为全球强国,其军事实力日趋强大,外交影响力也达到了空前水平。如果没有中国的积极参与,几乎不可能解决全球问题。对于中国崛起,那些必须对此做出回应的国家所出现的混乱,被解读为中国崛起的标志之一。
克服中美之间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是一个地缘政治雷区。欧洲准备好应对挑战了吗?本报告从国家的角度,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分析了欧盟如何应对华盛顿和北京之间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竞争。除从欧盟的视角,该报告还包含对18个国家/地区的分析,内容涉及欧洲在美国与中国之间艰难寻求平衡的做法。
中国通过关闭工厂和破坏供应链来限制病毒传播。这种供应冲击带来的影响更大。一般而言,当人们停止支出时,增长放慢,通胀也会下降。但当供应受限时,即使经济动荡,价格也会加速上涨。如果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下降,它可能会对西方国家的经济造成通缩压力。宏观经济决策者可能会再次面临痛苦的决定。
目前,新冠病毒正在中国国内迅速传播。中国严厉的疫情控制措施以及其他国家施加的旅行限制已减缓了病毒的传播速度。但是,许多专家担心,新冠肺炎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全球性的流行病。
尽管水力发电在全球发电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且分析基础设施投资对生产力的影响的研究很多,但仍缺乏有关水电项目对企业生产力影响的研究。本文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本文调查了中国的三峡项目,研究了其是否会影响以及如何影响项目所在省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问题。
过去二十年中,中国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中的入学人数增加了六倍。至少有八所澳大利亚大学收入的11-26%来自中国学生。然而,新冠病毒导致的澳对华旅行禁令很可能会打破大学的创收模式。因此,大学校长们正积极游说政府取消对中国学生的旅行禁令。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选举新的总干事。领先的候选人是来自中国的现任副总干事王斌英。一些权威人士质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由中国人掌舵是否符合欧洲利益,是否利好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经济。美国、欧盟、日本政府及其盟友正带头阻挠王斌英竞选。鉴于中国与意大利当前领导层关系较密切,美国官员担心意大利可能会支持王斌英。
中国正迅速成为制定技术标准的强大力量,它改变了国际标准制定的格局,并将地缘政治因素重新引入了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的技术过程。从5G、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智能城市等新兴技术领域到能源、医疗保健、铁路和农业等传统领域,中国几乎在每个尚待开发和制定技术标准的领域都越来越积极。
建设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5G)对于德国作为全球经济领导者的地位至关重要。中国公司华为已提出要约,华为的参与能够使该项目快速、相对便宜地完成。但是,接受或拒绝这家中国公司不仅仅涉及经济问题,还可能影响德国的安全、德国与美国的关系以及欧盟的对华政策。
东南亚已经发现的病例数量可能并没有反映出这种疾病真正的传播程度。鉴于该地区与中国广泛的贸易和旅游联系,东南亚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出现大量感染病例的区域。如果新冠病毒真的在该地区大规模传播,东南亚国家将需要国际社会提供大量援助。
传染性疾病是对全球非传统安全的重大挑战,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对世界都是十分严峻的考验。
外媒称,随着中国新冠疫情缓解,复苏经济、弥补隔离限制带来的损失问题提到首位。中国决定逐步恢复经济活动,同时继续抗击疫情。
显示 8250 条中的 5961 到 598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在世界制造业大会看机器人大显身手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新华全媒+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开幕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