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需要更加关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涉及销售5G产品的领域。美国在5G技术上的主导地位将提供一个良性的替代方案,这也是美国在该领域取得主导地位的另一个原因。
意大利率先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表示支持,它也是七国集团中首个这样做的国家。罗马此举受到了意大利的经济困境以及该国与欧洲央行间的持续利益冲突的驱动。本文认为,意大利对“一带一路”的支持或将对欧盟在中国投资方面的政治和商业决策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崛起及其在印度洋和中国南海的海军扩张并没有催生旨在制衡中国力量的联盟。本文认为,作为印太地区许多国家投资和基础设施发展的来源,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和中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能源产业的战略参与,重点关注了两国的国家石油公司及其对中东最具战略性资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参与情况。
本报告重点关注了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目的是评估相互依存关系如何发展,以及两个参与者在其全球角色方面的目标是什么。最后,该报告分析了欧盟如何应对这些形式的权力转移,并如何在这种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护自己的影响力。
越来越多迹象表明,特朗普热衷于与中国达成一项包含中国承诺大量购买美国商品的贸易协议。鉴于这种承诺似乎在协议中必不可少,有必要探讨一下双边协议可能会是什么样子。作者认为,要将双边商品贸易逆差降至零,美国商品出口额需要从1700亿美元增长到6000亿美元以上。
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定者都已开始利用税收优惠来鼓励创新投资。但是,人们对这些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背后的机制知之甚少。从理论上讲,税收对企业创新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近日,特朗普计划取消印度对美出口商品的免税待遇。正如中国所采取的办法,安静的外交接触可能是印度最好的前进方式。一个务实的问题解决方法可能会给新德里带来比公开对抗更大的红利。
中国对全球能源市场日益依赖的另一面是:这些市场越来越依赖中国的需求增长。作为与中国贸易协议的一部分,特朗普政府可能宣布北京承诺从美国进口更多化石燃料。然而,从长远来看,能源消费者决定生产者的命运,而非相反。
美国表示打算获得“一种确保透明度的机制,并在欧盟与非市场化国家谈判自由贸易协定时采取适当行动”。毫无疑问,“非市场化国家”这里指的是中国。要求贸易伙伴在与其他国家谈判时确保“透明度”可能听起来无害,但这对合作伙伴国家的贸易政策制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干扰。
如果“中国制造2025”获得成功,中国将减少进口和出口。现在对中国出口最多的美国和欧洲制造业将受到冲击,但总体全球影响将是温和的。
在地区大国竞争持续不确定的背景下,菲律宾正转向日本,杜特尔特政府最近与日本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以此作为一种稳定力量和新投资的替代来源。
保持中印关系稳步改善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一个稳定和平的环境是任何国家实现积极和稳定增长的先决条件。中印关系的任何波动无疑将对印度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并推迟印度崛起的进程。
中国正面临人口危机,这可能会减缓经济发展并威胁社会福利。数十年来,中国的总生育率(TFR)水平显著低于更替水平。由于中国的人口转变进入了以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为特征的最后阶段,人口红利的优势正在消失。
2018年中国GDP增长6.5%。贸易战的影响还未体现。真正的难题是企业债务高企。但当局似乎没有足够的解决方案。中国经济增长在放缓,这一次尤为糟糕。
过去一年,美国对价值2500亿美元自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中国则采取反制措施,提高了美国输华商品的关税。尽管美国在世贸组织面临挑战,但世贸组织对破解中美贸易紧张局面极为重要。作者概述了一套多管齐下的策略,包括双边、多边和单边行动,以及与盟国合作。
事实上,欧盟国家对新一代数字技术的作用的意见分歧具有地缘政治特征,这比华为发现自己身陷美中对抗的压力更大。虽然对华为5G技术的担忧继续动摇公众舆论,但人们不晓得相关讨论是否应该促进对华为的调查,或者更重要的是,是否应与中国政府和有关方面建立双边或多边对话。
2019年美国可能会实现一些短期目标,即获得更多的经济开放和互惠。但以这种方式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边缘化并不是一件好事。欧盟或许明白这一点,它需要静观其变,在适当的时机出面调解。
中国学者认为,南亚目前有三种不断变化的趋势——战略失衡加剧、债务挑战、安全威胁上升——对在该地区推进“一带一路”构成了严峻挑战。本文概述了这三种趋势及其挑战。
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主导的倡议,旨在促进区域连通性。走廊将巴基斯坦的经济脆弱形象转变为了一个新兴的贸易中心。走廊旗下的基础设施发展和能源项目将提高巴基斯坦的社会经济指标,从而对民众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显示 8236 条中的 6761 到 678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