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时候放松其货币政策了,因为中国不能仅仅依靠其开放市场的操作来执行货币政策,并降低整体经济所面临的高利率。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应如何放松其货币政策?
外交关系协会专家Daniel S. Markey/James West在《中国巴基斯坦策略背景分析》一文中表示,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CPEC)是发展计划的一部分,战略计划的一部分。
佐治亚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说,中国造成了全世界海洋塑料垃圾的28%之多―――从而使之成为这一全球问题的罪魁祸首。这份研究报告突出显示了中国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所带来的范围更为广泛的挑战,一些问题如遍布太平洋地区的塑料垃圾和空气污染等,直接反映出中国自己的环境问题。随着中国在国内解决这些问题,受影响的其他国家也会受益。
中国的既定政策目标是在经济再平衡的过程,让重心偏离投资和出口,这么做并不是那么容易。危机发生后,中国实施经济再平衡战略,促使出口下降(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份额出现显著下跌,而中国制造业贸易顺差相对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出现了下降),然而投资却加强了(投资占GDP的份额从45%左右,上升到50% GDP)。
当前,大部分关于中国经济的新闻报道都在暗示中国正走向一场金融危机。他们谴责中国堆积如山的债务,认为地方政府财政是有威胁的,认为房地产泡沫是灾难性的。但是描述的这幅图景带有误导性。尽管中国有严重的债务问题,但是也实行了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以提高生产率为目的的结构性改革,这些挑战将是可控的。
尽管中国股市在2015年夏季出现的恐慌局面渐渐消散,但根本问题仍存在,因此未来的波动性风险可能会一直存在。6月12日中国股市达到峰值,上证综指达到了5178点,中国的股市迎来繁荣期,上证综指几乎直线上扬,在一年中就上涨了135%。
要想像中国那样取得持续成功,印度就需要认真审视一下,与中国相比,本国的城市化进程为何遭遇惨败。/
最近中国的信贷与GDP之比的飙升,极大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由于中国资产价值朝着更为市场化的方向前进而发生的金融深化。这也是为什么,尽管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债务与GDP之比一直在增加,但这一比例却大致仍处于预期水平的原因――它比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低,而同时又比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要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房地产相关的债务问题,的确需要被控制,但这并不会像某些人所警告的那样,演变成为一场灾难性事件。
布鲁金斯学会专家David Dollar在《中国全球投资对中国,美国和世界意味着什么?》一文中表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还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全球投资规模不断增加。
中文摘要:《美国对朝新一轮制裁与中国的应对措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Jonathan D. Pollack2月2日发布。距朝鲜发起最新一次核爆四周,美国对平壤的战略基调清晰,方向明确。美国对平壤战略进行了修订,从而让朝鲜为其持续发展核武器付出一定的代价。
在世界各国中,没有一个比中国这个第一人口大国更深受"马尔萨斯阴影"的笼罩。在一个以批判马尔萨斯学说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度,出台了一个"两种生产理论",把马克思和马尔萨斯创造性地巧妙结合起来。
金融危机延缓了储备积累的步伐,2008年第四季度甚至一度停滞不前,但近来外汇储备又开始有所增长。
《中国住院死亡率和未治愈出院率的决定因素》由Qiao Yu, Yuzhe Wang, Changwen Zhao, Robert K. Crone和 Michael A. Berman于11月24日发布。该研究报告基于中国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医院提供的759,001组住院数据,分析了影响中国住院死亡率和未治愈出院率的因素。
中国长时间以来一直保持着经济高速增长,但在世界金融危机中,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重大转变。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的六年中,国际收支盈余降到了GDP的2%到3%之间,但投资的增长弥补了需求的降低,最近几年的投资也占GDP的50%以上。
中国的崛起令人印象深刻,但也受到各种军事和经济因素的制约。中国崛起构成了挑战,美国态度坚定并进行接触至关重要。美国国防预算自动减支将对亚洲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持续下去,可能导致美军在帮助塑造并抗衡中国崛起方面力不从心。增加战舰部署是奥巴马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军事支柱,自动减支计划或抵消军舰增加所产生的影响。
《中国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Jeffrey A. Bader2月11日发布。文章表示,有些国家的世界观和外交政策会随着领导人的变更而出现剧烈的波动。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是该国国内外战略和战术背后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的食品安全困境是众所周知的,尤其是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丑闻之后,食品安全事件曝光已经屡见不鲜。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可以看作是中国向消费型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转型更加势在必行。提振中国消费信心是经济转型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推而广之,它还是全球经济稳定的因子之一。/
《中国能否成功实现从工业到服务业的转型》由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Ben S. Bernanke于11月23日发布。文章分析了近日中国经济发展有所减缓的诸多原因,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中国正在努力进行从重工业主导到服务业主导的艰难转型。
中国股市在过去一年中就像坐了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6月12日为止,中国股市市值在过去的12个月中翻了一番,之后又突然大幅下滑,在短短几周中丧失了三分之一的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政府进行大力管控后,股市企稳回升,重新涨到了12%。
当前,“一带一路”正在由战略构想步入全面实施阶段。从未来发展大趋势看,如何加快构建面向亚欧的自贸区网络,促进双边/多边FTA或BIT协定谈判,落实推动双边/多边直接投资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由、公平、公正的全球开放性多边贸易和投资体系建设,最终建成“一带一路自贸区”,将重构全球经济新格局。
显示 7824 条中的 7761 到 77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