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贝恩公司近日发布报告称,与第一批走向全球的亚洲企业相比,中国品牌出海有一个主要优势:庞大的华人群体。
中国在三个层面主导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清洁能源生产和低碳技术部署、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以及电动汽车的生产。
大疆正在迅速扩大其农业无人机业务,以迎合中国本土市场的年轻农民,5年来销量增长了15倍,累计达到30万架左右。
虽然美国在医学研究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但中美两国之间的差距似乎正在缩小。这表明中国正在成为塑造全球医疗保健未来的强大参与者。
韩国贸易协会日前对在华工作的30名韩国企业家进行深入采访,其报告草案中得出“除了半导体领域,中国已赶超或超越了韩国”的结论。
对过去几十年全球贸易的正确描述应该是这样:发展中国家与富裕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但它们同中国的贸易,以及发展中国家彼此之间的贸易也显著增加。
根据贸易数据和经济分析人士的说法,随着印度加大智能手机、太阳能电池板和药品等的生产,印度经济本身也变得更加依赖中国的进口,尤其是这些产品的零部件。
科学技术的进步依赖于跨界合作和思想交流。美国和中国的科学优势互补。
单纯从经济角度来看,非洲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利润丰厚的潜在市场。由于非洲市场人口激增供不应求,中国企业面临向非洲拓展的巨大机遇,特别是考虑到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开辟了在非洲发展跨境价值链的可能性。
对东盟而言,全面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有利于加强区域供应链互联互通,有助于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
新的核聚变企业在中国各地纷纷成立,中国在这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了美国。
源自日本的轻型、可弯曲钙钛矿光伏电池的投资热潮已在中国掀起。作为下一代光伏电池的首选,至少有6家中国新兴企业计划建设工厂。中国各厂商将迅速构建量产体制,力争在新市场获得主导权。
中国企业在显示技术方面的能力可能会外溢到半导体领域,因为这两种技术之间的工艺相似性接近70%。
自2023年以来,中国各大学开始撤销现有专业并增加新专业,以响应北京关于使学科专业适应国家技术和战略需求的号召。
与绿色转型有关的中国科技企业已开始在大量地区播下种子。每隔一段时间,中国就会宣布一项协议的达成,为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电解槽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工厂奠基。在西班牙、巴西、德国、越南、墨西哥、土耳其和匈牙利都有这样的项目。这一新趋势体现了北京的全球志向。
中欧应平衡相互依存关系。欧盟不应寻求与中国脱钩,而应专注于通过差异化和更现实地协调利益来降低供应链风险,更好地保护地区安全和主权。
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大学和国内公司的创新能力大大增强,在许多创新指标上,中国现在领先于美国。
自2022年10月以来,美国一直禁止向中国出售高性能处理器。大多数中国企业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充分利用有限资源上。它们的成果值得西方企业深思。
中国是全球碳减排潮流引领者。
在以传统食物来源养活14亿人口的压力越来越大之际,中国最近作出确保食物安全的最新努力,制定超出传统农业生产范围的食物生产路线图。
显示 8064 条中的 901 到 920 条结果
走进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
新华全媒+丨从新能源汽车看中国与世界“链接”
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青岛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