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洲国家而言,加强并深化与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合作,是非洲实现一体化与发展、谋求联合自强的时代需要。对中国政府和人民而言,发展中非关系既是一种历史情结,更是一种美好理念。中非关系正以其鲜活而生动的实践向世人昭示:“中非永远是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一带一路”倡议将给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也将帮助非洲兄弟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当前,新一轮城市发展正发生重要格局变化。全球城市格局正在深度调整,“中国板块”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加快“隆起”,中国的城市也在转型升级。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如何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建设之路?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大城市参与全球治理的“成都路径”?为此,多位专家提出对策建议。
中资出海并购问题又一次站上了“风口浪尖”。7月18日,央视新闻1+1栏目重点关注中企对外非理性投资,部分企业并购海外足球俱乐部的投资有效性被质疑。 同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表示,有关部门将继续关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非理性对外投资倾向,防范对外投资风险,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
数字化转型已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全球数字化格局的影响也与日俱增。随着数字全球化进程逐步展开,中国正在通过并购、投资、新商业模式输出及技术合作等方式,成长为引领全球数字化发展的力量。
近几年,中国对外工程承包营业规模快速增长,稳居全球第一。在全球最大的250家国际工程承包商中,中国企业有65家;全球每五个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就有一个项目由中国企业承建。2017年上半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新签合同额达1237.8亿美元,同比增长24.2%。
中国绿色金融以绿色债券为代表债券的发展获得全球瞩目。数据显示,从2011年至2015年,多边开发机构在绿色发展相关领域累计投资达885亿美元,平均每年约177亿美元。然而,供需之间还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绿色投资需求仍难满足。
本文列出部分“一带一路”国家近期经济概况,希望能对投资选择有所帮助。
匈牙利共和国地处欧洲中部,东邻罗马尼亚、乌克兰,南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西与奥地利为邻,北同斯洛伐克接壤,国土面积9.3万平方公里,多瑙河及其支流蒂萨河纵贯全境。
中国的金融业开放正在持续深入推进,各方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是:进一步开放的节奏与顺序应如何安排? 《径山报告》项目牵头人、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2017·径山报告》课题组成员、CF40学术顾问、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等人也就上述问题发表了看法。
“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存在显著的结构性问题。” 9月23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主办、浙商银行独家支持的《2017·径山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杭州发布。《报告》主题为“积极、稳健地推进中国金融开放”,当中直陈我国金融市场存在五大结构性问题。
下一步如何推进我国金融开放,既取决于国内金融改革的进程,也与国际战略环境密切相关。2008 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整个国际体系的演进带来了深远影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出现了新一轮变革。这一变革有哪些新特点?当前的国际环境,尤其是特朗普执政后对多边体制的冲击,会如何影响我国的金融开放进程?如果要营造一个对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应如何布局?
“蓉欧快铁”蒂尔堡线路是中欧班列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线路开通一年来,不仅为成都、蒂尔堡两端的客户提供了更多的物流选择,加速了商品和服务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参与地区的流通和增值,而且极大地推动了亚欧大陆的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使“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徐洪才认为,要充分发挥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发展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市场,即境外的机构在我们中国境内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也就是熊猫债券。亚太金融体系有一个致命的短板是债券市场发展滞后,发展以人民币计价的熊猫债券市场,把蛋糕做大,可以支持“一带一路”的融资需求。
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在马来西亚彭亨州开工,这是中国企业境外在建的最大工程,也是未来几年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最受关注的超级工程,对于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务实合作全面发展,其中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如火如荼。这些合作不仅为当地带去资金、技术、人才,推动相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更为东盟的互联互通和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际信用亟待积累。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时间相较欧美大型承包商较短,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比如因国际信用不足,带来高额保函开具难度、信用证成本、与国际金融机构组织合作缺乏等,导致对外投资合作难以实质开展,对于中国先进产品的国际输出带来影响。难以跨越国际合作中的信用门槛,导致中国施工企业对外承包国际工程受到一定的限制。
中国通过加速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逐步构建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促进了亚太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在各种场合,为发展中国家代言,推进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提高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代表性,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话语权。
亚洲营养不良的人口约占全球营养不良人口的65%,许多发展中国家仍存在粮食不安全的状况,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加以应对。本文包含对孟加拉国、中国、印尼、以色列、日本、朝鲜、韩国、巴基斯坦和新加坡的研究。这些国家有相似之处,但在制度环境、自然资源禀赋、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差异。
“一带一路”建设倡的目标是要实现沿线国家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政策沟通、民心相通。在这“五通”中,资金融通处于核心地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对推动资金融通更是关键的环节,既具有广阔的前景,也面临一定挑战。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合作意义重大。
日前,全球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全球研究院发布的题为《中国数字经济如何引领全球新趋势》研究报告认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中国已成为塑造全球数字化格局的重要力量,其数字全球化进程方兴未艾,将从产业投资、商业模式和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引领全球新趋势。
本文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径山报告》项目牵头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执笔的《2017径山报告》·综合报告,主题为《积极、稳健地推进中国金融开放》。综合报告主要综合了《2017径山报告》七个分报告的分析与结论,但其中的一些观点并不一定代表每一位分报告作者的立场。
显示 7332 条中的 5461 到 548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