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与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在2017年2月联合发布了题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安全影响与中欧合作前景》的报告。报告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助于推动欧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与经济合作,有潜力成为欧亚地区多边和双边经济合作的重要模型。此外,报告还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否符合欧盟利益进行了评估,并分阶段为中欧合作提供了十条政策建议。
2017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国民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更趋明显。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GDP381490亿元,同比增长6.9%。6.9%的GDP增速超出了市场预期,释放出了强烈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信号。笔者分析经济如此稳中向好的原因。
世界变化日新月异,技术革命、文明冲突、贫富矛盾、非传统性安全问题,各种矛盾、问题和思潮在全球化助推下,在社会和国家内部以及国家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碰撞与内外张力。一方面,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另一方面,地缘政治矛盾升级,全球性挑战不断涌现,国家利益与国际社会利益的错配和冲突时常发生。无时无刻不在的高度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催生了国际秩序的大变化、大动荡、大调整。这已经成为世界政治的“新常态”。
目前资本市场联盟(CMU)提出的最重要的倡议就是泛欧洲养老产品(PEPP)提议。在采纳了两个卖方市场的提议后,是时候出台主要的买方市场提议了。关于泛欧洲养老产品的讨论一直在酝酿,现这一讨论终于正式开始了。与欧盟可转让证券集合投资计划(UCITS)不同,这是欧盟首次公布监管类金融产品措施。
更加系统化的方法有助于改变全球食品体系,这种方法将意识到食品生产必须具备更大的环境可持续性,以公平合理的方式满足世界人民的需求。人们须正确认识到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做出的贡献,这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的重要元素。
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上海政府在支持企业大步“走出去”的同时,也通过加强“走出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帮助企业提高风险意识和防范风险能力,使企业“走出去”走得更稳。
2016年中国成为中东地区最主要的投资者,投资总额达295亿美元,占所有区域外国家投资的31.9%。分析认为,中国企业在中东地区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东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今年正值亚洲金融危机爆发20周年,以过去20年亚洲区域经济结构变化和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发展作为AMRO(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首份旗舰报告的主题正当其时并具有特殊意义。笔者对该份报告进行评析,并针对现在及未来中国所扮演的角色进行解释。
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余利明日前撰文指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可能为人民币投融资提供稳定增长的市场,有助于稳定人民币经济锚。同时,在“一带一路”上以基础设施项目为龙头开拓人民币项目集群投资,有助于逐步形成与石油美元类似,但由央行主导的“一带一路”基建人民币市场,全面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程度。
2017年上半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温和复苏态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长期保持低增长态势。2016年下半年,全球经济逐步升温,增速加快。2017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继续稳定增长,呈现七年来首次“同步复苏”局面。
经由贸易扩张形成的全球一体化均衡地提升了男性和女性在专业、技能和管理职业中的集中度,但在全球供应链贸易中制造业内女性就业的增长快于男性。女性的相对收入因此增加,反过来又降低了0-4岁儿童的男女性别比例。
当前,国际社会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加速演变,各国既面临大国对抗风险下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等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也面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等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中国精神、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正引导世界各国将国内、国际治理与合作的目标转向和平与发展的同一个平面上来,以推进和平、开放、包容发展价值观的实现。
大国崛起须站在巨人肩膀上。欧洲不仅是古丝绸之路终点站,更拥有政策、贸易、设施、资金、人心等“五通”国际话语权,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不二合作伙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欧洲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争取欧洲的支持具有全球意义。欧洲的例子说明,必须有针对性地克服“一带一路”认识风险,切实有效回答其关切。
8月2日,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在菲律宾马尼拉拉开帷幕。作为2017年东盟轮值主席国,菲律宾将年度主题定为“拥抱变革,融入世界”。会议期间,中国—东盟关系及东亚合作是各方关注焦点。事实上,中国—东盟关系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今年是东盟成立50周年,明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如何描绘新阶段的合作蓝图成为双方工作重点。
目前,由于自身经济结构问题,加之西方的长期制裁,俄罗斯经济正面临困难,中国可考虑给予制裁中的俄罗斯适当支持,尽快与俄开展投资协定谈判,使两国的合作机遇变为现实。
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能源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形成更高水平的合作显得更加必要。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互补性很强,应当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打造新时期的能源合作共同体,将我国同沿线国家能源合作水平提升至新高度。
中欧双方可在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寻找新的合作机遇。中欧应该把握好“一带一路”这个机会,尤其是欧盟需要把握加强与中方合作的机会。如果中欧双方能够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推动“一带一路”多边合作机制的建设,以此引领“一带一路”建设,会对新时期的全球化发展带来重要影响,也会使全球化进程更加有序、更加普惠。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日前在一次对话会上曾谈及“一带一路”,他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欢迎各国参与的计划,而新加坡作为“一带一路”的其中一个重要节点,也能从中受益。对于李显龙有关新加坡参与“一带一路”的发言,据笔者在现场所见,与会嘉宾反应比较积极。
研究发现,从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到最大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关联企业对外国技术予以许可的概率增加了65%;但对于非关联企业则不是如此。证据显示,积极影响仅限于对在中高收入国家经营的企业,对在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经营的企业则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碧桂园太平景开发的森林城项目处于一个拥有良好生物多样性的地区。然而,项目已给周边环境造成破坏。项目建设使相邻水域的沉积增加,导致绿藻爆发,危及海草区。沿海红树林也正遭清除。
显示 7331 条中的 5661 到 568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