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失业率迅速上升和大幅工资下降后,希腊的劳动力市场正显示出恢复的迹象。一些行业展示出强有力的就业增长,这可能预示着更大范围内的经济恢复态势。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希腊经济遭遇重创,但该国经济的一个亮点是劳动力市场的复苏。
2015年和2016年,德国接纳了一百多万难民。此举被视为德国应对人口问题的一种战略选择。按照此前的预测,德国人口数量将下降,特别是劳动力人口,同时德国将面临老龄化挑战。但当前研究表明,移民无法解决德国积累了数十年的老龄化问题。移民也只是应对劳动力短缺的一部分解决方案的组成部分。
社会福利的安全网应该是强有力的,但仅适用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这意味着政府用于家庭税收优惠、养老金、育儿福利、带薪育儿假和其他社会福利的支出应大幅收紧。对福利制度的重新设计应减少开支,但对真正有需要的人给予更大的帮助。
《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以下简称《仙台框架》)的各签署国面临着在2030年前实现降低灾难损失目标的压力。本报告力图帮助国家政府、地方政府和捐助者更好地理解实现《仙台框架》的七个全球目标所需的改革节奏。
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教育和就业问题将决定3亿多人的生活,并影响未来几代人的发展。该区域必须为教育和技能培养进行充分的投资,这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并为未来世界公民的培养做准备。本文旨在为商界、政府、公民社会和教育行业的领导人就未来规划提供实用指南。
最近发布的《关于开展2017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今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发展目标,即2017年要在全国培育一批能够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的示范县,示范地区电商服务站点行政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覆盖率均达到50%左右,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0%,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0%,电商培训人数3000人次以上。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Urban Sustainability Index – USI)是城市中国计划(Urban China Initiative – UCI)的按年度更新的研究项目。UCI是由清华大学和麦肯锡公司于2010年共同合作创建。该计划以建立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智库为目标,旨在“推进良性城市化,支持创新型城市”。
坦桑尼亚接受了捐助国提供的大多数技术援助,但是坦桑尼亚政府在对这些技术援助进行战略性规划和管理时仍然捉襟见肘。本文对坦桑尼亚技术援助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适合坦桑尼亚的技术援助案例及其面临的挑战。
英国的高等教育部门及其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在帮助英国保持其软实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英国准备退出欧盟、并在世界舞台上对自己重新定位之时,英国新政府必须继续保持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支持和投入。
社会政治变化过程是复杂且难以预测的。因此,德国等捐助国在开展对外援助时应选取更具适应性的援助项目。这意味着,对援助项目的关注不能仅停留在最终成果上,还要让援助项目具备可问责性和可调整性,同时应使资金援助方和项目实施方之间达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做好新时期扶贫工作,打好脱贫攻坚战,要提高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完善和创新政策措施,从助力贫困劳动者增收入手,聚焦机会、能力、努力、权益和保障,加强公共管理服务,激励个人勤奋努力,建立解决问题的良好机制,确保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产生新问题,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政策措施的合理性,提高稀缺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减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欧洲的健康卫生体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医疗卫生成本不断上升、人口老龄化、卫生健康专业人才短缺、民众获取优质卫生医疗服务存在不均衡现象等等。欧盟层面要解决这些问题面临挑战,因为欧盟内部采取的方法各不相同,医疗卫生问题仍是成员国各自负责的事项。
2017年7月1日,澳大利亚将效仿加拿大,推出对难民和因人道主义理由入境者的私人资助项目。在澳大利亚的难民政策背景下,社区支持项目(CSP)是重要的政策倡议,但是也有让人担忧之处。该项目的推出需要仔细地调整和监督。
本报告肯定了荷兰将全球卫生健康列入荷兰对外政策新目标的理论依据。作者罗列了应对全球卫生健康问题的不同方法,以及在政策实践中统一这些方法的必要性。在国际层面,卫生体系研究和卫生政策发展涉及大量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荷兰可以从战略角度对这些能力加以利用,并为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涉及的健康卫生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在全球、区域、国家甚至地方层面的发展战略中,水资源都占有重要地位。与水相关的很多问题都可能会威胁到人类的安全,比如洪水、海啸以及水污染。不过相比之下,水源匮乏引发的政治紧张和冲突被视为水资源问题所能导致的最重要的问题。
近期,世界卫生大会,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决策机构,将任命新的世卫组织总干事。这产生了一些令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包括:新上任的总干事需要关注什么,候选人如何选拔,投票机制可能对决策产生什么影响,以及人们为什么应该关注谁将担任这一职位?
新兴市场目前占据了全球医疗技术行业收入的1/4。但随着中国和印度市场的快速增长,到2022年新兴市场将达到全球医疗技术市场的1/3。医疗技术行业将从新兴市场脱颖而出,并在国际舞台赢得一席之地。迈瑞和华大基因两家中国公司,以及印度的Transasia Bio-Medicals,将会和联想、华为一样,成为业内知名企业。成熟的医疗技术企业如果忽视新兴市场企业的崛起,将面临着失去市场份额的风险,或者只能被限制在高端市场。
今年3月,南苏丹爆发饥荒。几乎在同一时间,联合国宣布尼日利亚、索马里和也门濒临被长期干旱击垮,约2000万人面临饥饿风险。也门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之一,而中国与南苏丹和尼日利亚有密切的经济往来。中国作为这些国家的主要投资国能够帮助解决导致因援助而引发冲突的主要原因:当权人士对粮食的侵占。
印度政府机构和商业界对Aadhaar身份识别项目的热情应该推动外交政策制定者将其部署到国外。如果执行得当,Aadhaar项目可能成为印度“邻里第一”政策的中心支柱,在创建独特的数字南亚身份识别中达到顶峰。
布鲁金斯学会专家认为,增加全球卫生研发领域的私人投资能够极大的促进个人幸福和经济增长。澳大利亚独立研究中心专家阐释了该国医疗保险税的实质内容。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专家则历数了俄罗斯和泰国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优秀经验,希望以此为参考,解决印度医疗体系存在的问题。
显示 7332 条中的 5741 到 576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