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是菲律宾三个最重要的安全伙伴。阿基诺总统在任期间,菲律宾与这三国的关系在这三项安全政策方面都得到了深化和拓展。尽管新总统表示要改变,但其仍需来自安全伙伴的更多支持,才会有深化和拓展这些关系的新机会。
欧盟和英国追求一种基于欧洲经济区(EEA)的关系将会使双方在英国脱欧爆发后找到他们的立足点。英国脱欧公投结果给英国的世界地位带来了可怕的挑战。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为英国与欧盟的未来关系设定清晰的路线图。
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6月26日——28日在天津举办,本次年会主题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在“‘一带一路’,多方共赢?”分论坛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教授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可能二十年、三十年以后,相关地区能够与中国形成一个比较松散、比较有效的,比欧盟还要更加高效的一个经济的共同体。
中俄关系在质与量上都有大幅提升,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此外,一个健康、稳定、不断发展的中俄关系,超越双边范畴,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
日本容易受到海湾地区地缘政治不稳定加剧的影响,但日本仍会投资卡塔尔和海湾地区。同时,卡塔尔过去20年惊人的经济增速主要得益于“向东看”战略和向亚洲出售液化天然气和石油。因此,这两个如此相互依赖的国家在可预见的未来会继续合作,加强双边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三年来可谓收获颇丰,是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模式。谈到挑战时陈凤英表示,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有关各方的沟通合作,加强系统性管理,做好前期工作,从而更好地实现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
中巴经济走廊被列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和示范工程,这反映出我国国家领导人对中巴关系的极大重视。中巴经济走廊是两国解决好国内政治经济改革重大问题的共同抓手,同时也可作为中国初步探索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范例,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经济走廊在提出之初就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当时讨论主要围绕经济和技术建设成本、巴国内安全形势、国际势力干预三方面展开。而当前,经济走廊建设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值得我们重视。
英国脱欧后的弱点将会更多地暴露出来,包括持续高水平的年度预算赤字、日益增长的债务以及持续高位的经常账户赤字。改善这些弱项需要历经时日的结构性改革,最终将会惩罚那些相信退欧会让生活变得更好的公投者。
多年来,沙特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局面一直在升温。文章指出,双方必须要设法降温,找到造成紧张局面的根本原因。为了避免针锋相对,两国需要确定潜在的共同利益区,然后就此开展合作。
香港新华集团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长蔡冠深日前在云南昆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给华商和香港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华商作为中国建设的支持者和参与者,是“一带一路”沿线众多国家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欧盟与印度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FAT)谈判已经持续了九年。2007年6月双方开始谈判之后,经过多轮会谈,由于预期不一致,谈判于2013年陷入僵局。要实现在今年年底完成协定签订的目标,印度必须采取灵活的措施,并消除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
“什么样的人最适合讲‘一带一路’故事?他们应该是天天在路上,总是倒时差,老是换水土,不停找思路,时时被刺痛,但经常被感动……”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发起人赵磊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带一路”的画卷逐步展开,更多的人也汇入有关“一带一路”的“协奏”。声音不少,大多集中在经济领域和发展视角下,实现物流、资金流、人流的互联互通,实现各方经济上的共同发展。
在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新兴市场动荡不安的形势下,英国退欧不利于全球贸易的稳定,并会重创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就安全风险上来说,英国脱欧将削弱欧盟的实力,北约力量也会受到削弱,这是俄罗斯所乐于见到的。
如果巴基斯坦能够抓住其战略位置带来的发展机遇,其未来的经济将充满希望。用于及计划用于中巴经济走廊、中亚区域经济合作项目,以及其他区域计划的投资将推动巴基斯坦的增长步入上升通道。
阿塞拜疆天然气将通过跨亚得里亚海天然气管道进入意大利,该管道将意大利、希腊、阿尔巴尼亚与土耳其和阿塞拜疆相连。欧盟意图利用跨亚得里亚海天然气管道将欧洲的天然气市场变成一个买方市场,此举引起了俄罗斯天然气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反弹。
核心问题是,东盟作为一个地缘政治实体期待或应该与日益崛起的中国,以超级大国美国,在未来几十年形成怎样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东盟能否共同适应自己的地缘政治身份是其成员国将面临的最重要的测试之一。缺乏领导力及明确的愿景将很难通过这一测试。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实施近3年来,开局良好,已取得一系列收获。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的有力途径,它开启了“共赢主义时代”,开创了互利共赢、非零和博弈的新模式。
在尼央行致力于向浮动汇率机制平稳过渡之际,为实现有序调整,必须确保政策可信度。若关于新汇率机制功能的可信度缺失,投资者会继续采取观望态度,延迟投资决定。这将无助于实现汇率弹性增大有望带来增长红利的期待。
显示 7332 条中的 7061 到 708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