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红海和非洲之角次区域,几乎每一个国家国内都堪称高风险,但该次区域的任何国家都没有对印度洋地区构成战略性风险。影响该次区域和印度洋的两大关键问题包括:海盗以及通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的海上交通和能源出口安全。当前,这些战略性问题对印度洋构成的整体风险偏小。
种种数据都表明,在津巴布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设能力较强的国企的角色和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国企面前的“一带一路”也并非坦途。
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并不仅仅是印尼政府经济野心的表现,更是为了吸引外国,特别是中国,对该国进行投资。该项目对印尼与中国的中长期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阿根廷和委内瑞拉代表了新民粹主义范式最极端的版本。在经历了去年12月的选举之后,阿根廷开启了经济政策变革。在阿根廷推出市场化政策和融入国际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将会面临改革战略设计和实施风险的挑战。
全球贸易体系正经历自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以来最大的一轮重构,“一带一路”区域未来十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中心。但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也面临很大挑战和增长“短板”,但现在已有条件搭建一个“全球价值链伙伴关系”,不妨借助“数字贸易协定”的实施加快推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构建涵盖“一带一路”区域、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建成“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FTA),促成由新一轮贸易全球化带来的繁荣型增长。
当前,“一带一路”正在由战略构想步入全面实施阶段。从未来发展大趋势看,如何加快构建面向亚欧的自贸区网络,促进双边/多边FTA或BIT协定谈判,落实推动双边/多边直接投资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由、公平、公正的全球开放性多边贸易和投资体系建设,最终建成“一带一路自贸区”,将重构全球经济新格局。
《中国―印尼能源往来转向新方向》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生Cecilia Springer于3月18日发布于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网站。
“一带一路”从本质上讲不仅只是一种机制,而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发出的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目的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为有效整合资源,推动“一带一路”项目早落地、接地气、有底气,笔者利用微信公众号成立了“一带一路百人论坛”。最近,为设计百人论坛的LOGO,突然发现“一带一路”的英文翻译混乱,特别是到目前都没有一个精准的英文缩写。
历史证明,澳大利亚政府有关资助语言教育的承诺往往是一张空头支票。良好的语言技能将帮助澳大利亚未来的决策者在触及中国问题时能够批判性地思考,而不会引发像膝跳反应那样的害怕和警觉。
近日,由广西社科联、广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西民族大学主办的首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在南宁召开。来自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专家学者6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围绕“民族文化多样性与‘一带一路’建设”主题,就“中国-东盟民族历史、文化与民族问题”“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议题展开研讨,进一步加深了了解和互信,形成了共识。
研究是智库的主业,创新是智库的灵魂。智库,不仅要有古今中外的视野,而且要有忧国忧民的情怀;不仅要在国际思想理论竞争中显水平,而且要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出实招。针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黄剑辉院长提出了几点认识。
说起北京,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首都”。不过,“政治中心”却不能概括这座城市的全部。作为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与当今世界的中心城市之一,北京积累的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可谓“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新兴文化色彩斑斓”。
中国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际劳工组织公布《国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报告》中披露了当下国际就业形势:2014年,全球共有2.01亿名失业人员,比金融危机爆发前多3100万人。2015年全球失业人数预计要比2014年多300万人,未来4年将进一步增加800万人,数据令人震惊,这为全球各国政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对中国智库的工作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运用早期的普查数据和1%的人口调查数据,作者研究了高技术劳动力在中国城市的分布及其变化,并得出三点结论。
亚行的旗舰性年度统计出版刊物《2015年亚太地区关键指标》中一篇专题文章指出,亚太地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970年到2010年之间几乎翻了一番,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素养,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是,这并不足以培养足够的技术工人,仍然满足不了当前和未来的人才需求。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是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建设中国茶业强国的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是中国茶和茶文化走向世界、走进时代、茶和天下、造福人类的大平台,是中国茶人练内功、张外力,发展茶科技、茶经济、茶贸易,传承、弘扬、创新茶文化的大舞台。在发展的新常态下如何走好“一带一路”,用好“一带一路”,已是中国茶人的重大课题、重大担当。
马来西亚首相 Datuk Seri Najib Abdul Razak认为提高全民英语语言能力十分重要,应该加大力度发展国民英语,该呼吁已经获得来自各方面的积极响应。
热带气旋“罗纳”5月15日袭击斯里兰卡,在该国引发严重的洪水和滑坡灾害。随着斯里兰卡重整旗鼓进行重建,评估人道主义援助和灾害响应活动的成效,以便使该国更好地为灾害管理作准备至关重要。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专家Mikkel Barslund和Matthias Busse在《欧盟的劳动力流动:应对挑战,确保“公平流动性”》一文中表示,劳动力流动为欧盟创造了极大的经济利益和流动劳动力。对派驻劳工(posted workers)来说,也同样如此。
显示 7332 条中的 7261 到 728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