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象征――“龙”,翻译为西方语境中会喷火的邪恶“dragon”,容易被西方理解但也容易遭异化。这背后是文明的道统与通约性问题:外界能否放弃先入为主、自我为中心的认识习惯,以中国语境理解中国。如果中国政府用通用的国际语言来表述自己,将会失去中国特色,也会因为太西方化而受到国人的批评;但完全用中国特色的语言表达,国际社会往往不容易准确、全面理解中国的意思。中国公共外交的这种异化悖论――类比容易理解,但异化;不类比,又无法理解――在“一带一路”翻译中再次凸显。
黄伟认为,“一带一路”要深入,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必须认识到实施过程中的文化的重要性。各国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理解不同,文化先行就是要解决各国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错误理解,让各界人士能够对“一带一路”的理念、作用有正确、清楚的认知。
显示 7342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