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减贫加速局负责人布迪曼·苏亚特米科表示,政府正在研究巴西和中国成功的脱贫措施,以将其纳入印尼国家政策。
中国在脱贫方面取得显著成功的秘诀在于其有针对性的举措,这可以成为加纳和其他非洲国家的希望灯塔和宝贵见解的来源。
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非关系不断扩大,中国在核心基础设施领域以外的领域也积极投资,中非双方在医药医疗领域的合作必将进一步扩大。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文明之一,在中医传统疗法方面取得了惊人成就。现在,它还拥有最尖端的生物医学研究产业。中国在医学方面的不断进步为改善全球医疗卫生带来很大希望。
全球各地区未来几年需采取果断行动,加快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公园城市”这一来自中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范式,有望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动力。
东亚正在经历快速的人口转型和“超级”老龄化。《东亚老年人幸福状况:中国、日本和韩国》一文利用可比微观数据,对中日韩三国老年人的幸福感进行实证研究。
对于吃麦当劳、看好莱坞大片、用着苹果手机成长起来的中国年轻一代来说,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仍然对美国怀有很多善意。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中国普通人想去旅游、精英想把孩子送去读大学的地方。但是,这种对美国的好感现在开始迅速消退。
应对抗生素污染需要的不仅仅是意识,还需要严格的监管改革。印度与中国等主要抗生素生产国一道,在全球框架内加强对药品浪费的限制。各国、世卫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全球产业之间的合作对于遏制抗生素污染至关重要。
无论是通过现金转移支付还是社会保险,通过提高福利水平或扩大现有福利的覆盖范围,这些社会保障机制有助于预防贫困陷阱,让社区能够更快地恢复。
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CBAS)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超前”,而全球进展仍然有限。
许多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增加以及缺乏先进技术使得开发协作解决方案的需求变得迫切。中国和古巴的研究人员相信,“一带一路”实验室可以成为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
中国庞大的公共交通网络现在为全国90%的城市人口提供服务,远远超过美国、澳大利亚和非洲主要城市的相关网络。
8月22日,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召集了一次专家学者的私人圆桌会议,讨论东亚主要经济体人口结构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在亚洲,未来的工作将朝着灵活性增大、数字化融合度提升、持续学习空间加大和重视员工福祉的方向发展。
新冠疫情暴露出健康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无法公平地获得疫苗、治疗和诊断等医疗对策。
在以传统食物来源养活14亿人口的压力越来越大之际,中国最近作出确保食物安全的最新努力,制定超出传统农业生产范围的食物生产路线图。
中国即时配送行业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虽然此前通过手机下单的叫餐模式已经深入人心,现在通过“拼单”获得更多优惠的新服务逐渐受到追捧。
随着人口老龄化国家寻求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亚洲各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差异可能导致移民流动增加。这些由人口结构驱动的移民模式可能会重塑文化景观,创造出地区紧张或合作的新来源。
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要求考虑各国的贸易承诺,这显然是不够的。美国国会应该为援助机构制定更严格标准,以评估受援国的贸易政策如何影响美国的技术经济利益。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21年超过美国,每天的人均蛋白质供应量达到124.61克,而美国为124.33 克。
显示 7331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新建沪宁合高铁千吨钢桁梁顺利跨越沪蓉铁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优秀案例征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