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考察了影响赞比亚公务员继续致力于地方政府服务的因素。为了解影响官员留任因素,本文对赞比亚中部、铜带、卢萨卡和南部省份16个地区150多名公务员进行一对一调查。本文发现,推动公务员对地方政府承诺的最重要实质性因素之一是使命一致性,这指的是员工价值观与他们服务组织价值观之间一致性。
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机最严重时期,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各国政府配合央行货币政策,推出一揽子支持计划,为企业和家庭提供援助。对许多人来说,注入流动性和灵活的金融部门监管有助于缓解痛苦。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等教育是应对远程教学新需求的最佳部门之一。疫情以某种方式迫使拉丁美洲高等教育机构加快和适应数字转型战略。在此背景下,审视疫情影响至关重要,以确定其为未来数字化转型议程提供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强调拉丁美洲高等教育在疫情后面临的主要机遇和障碍。
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拉丁美洲城市居民的粮食不安全状况。在秘鲁,最弱势群体在获取食物方面面临巨大困难,而食品市场供应商也在努力维持其业务。对于贫困的城市家庭来说,获取食物是一个双重问题。
近期冲突对欧盟及其领导人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除了安全、人道主义和难民危机外,他们还必须管理其对经济、能源和粮食系统的影响。随着价格飙升和供应链中断,他们必须应对生活成本危机。特殊时期需要特殊措施,包括如何生产和消费能源和食物。
欧洲央行的家庭财务数据表明,在15个欧盟国家和整个欧盟,女性在个体经营者中的数量有所增加,而男性同行则遵循不同的就业趋势。作者认为,欧盟应尽其所能确保这种向自营职业的转变有助于经济发展,而不是让一半的工作年龄人口阻碍发展。
本文回顾了全球范围内的区域贸易协定中的可持续发展内容,然后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最近其他两个“超级”区域贸易协定——《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欧盟-日本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条款进行比较分析。
中国缺乏“咖啡文化”以及对茶叶的偏好导致咖啡种植从未在中国广泛扎根,但是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已成为阿拉比卡咖啡豆重要的生产国,并正逐渐从咖啡豆批发转向注重品质和信誉,也在成为咖啡创新者。
本文首先对流行病学参数进行了综合和定量评估,这些参数构成了人们普遍认为情况有所改善的基础。它定量描述了新冠疫情的不同方面:新病例、住院、重症监护和死亡,同时阐述了它们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然后它评估了不同变量如何影响相关部门和宏观经济指标。
此前估计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在疫情初期运营的企业数量大幅下降,但令人惊讶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这种关闭是否变成永久性关闭,以及小企业是否受到不成比例打击。本文首次分析了永久关闭企业情况,使用了保密的管理公司级别面板数据。
在迅速演变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决策者和公共卫生机构需要与公民沟通,讨论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接种疫苗等缓解措施。社交媒体上的广告已经成为快速接触大量人群的流行渠道,几乎每个国家公共卫生组织都在使用它来传递信息并影响人们的行为。了解这些运动的预期影响很重要。
混合居家办公(WFH),即员工每周在家和公司各工作一段时间,已成为美国新毕业生雇员的主流工作方式。本文对美国一家大型科技公司1612名工程师、市场营销和财务员工进行随机对照试验,该公司允许奇数生日的员工在周三和周五上班,让偶数生日的员工全职在办公室工作。
虽然韩国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总体表现相对良好,但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影响不均衡,韩国女性情况比男性更糟。这些性别差异加强并凸显了韩国劳动力市场中性别相关重要长期挑战。
网约车平台在全球的爆炸式增长,引发人们的担忧(在某些领域,也引发了乐观情绪),即其他平台类似增长可能会迅速大规模扰乱发达经济体的传统劳动安排。但迄今为止证据表明,“零工”工作在美国劳动力市场总体重要性没有显著变化,传统雇佣关系重要性也没有显著下降。
2015年通过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呼吁建立一个平等的、人们普遍可以获得保健服务和社会保障的世界,让身心和社会福祉得到保障。实现这一目标面临挑战,而且一些挑战很难预测,但一个关键的潜在驱动因素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流行病是人类历史上具有挑战性和反复发生的事件。诸如瘟疫、霍乱、天花、结核病和流感等重大流行病影响数百万人的健康和福祉,使社会和经济陷入瘫痪。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现在是时候思考如何更好地为未来的类似威胁做好准备了。
欧洲的能源价格正在上涨,2022年上半年价格大幅上涨。即使在2021年11月,欧洲的平均批发天然气价格已达到每兆瓦时80欧元的水平,而2020年11月为每兆瓦时14欧元。这重新引发了关于欧洲能源安全和化石燃料依赖的辩论,强调需要社会政策来提供最低水平的经济安全。
美国劳动力市场有望在7月或8月出现转折点:它将恢复在疫情衰退中损失的所有工作岗位。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但人们担心通胀是否会迅速引发另一场衰退。
研究人员、公司、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普遍意识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使用带来涉及司法、隐私、自治、透明度和问责挑战。人们越来越期望组织解决这些和其他伦理问题。作为回应,许多公司、非政府组织和政府实体采用人工智能或数据伦理框架和原则,旨在表明致力于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
在中国,由于汽油价格暴涨、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以及政府的支持,骑行又逐渐回归时尚。
显示 7335 条中的 781 到 80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