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一带一路”国际青年论坛3日在韩国首尔、辽宁大连两地连线举行。
“中国银行-仰光大学奖助学金项目”捐赠仪式3日在缅甸仰光大学举行,该项目由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中国银行(香港)出资,将用于资助100名仰光大学学生完成学业。
为更好培养质量领域人才和支撑质量强国战略,夯实粤港澳高校联盟成员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圳大学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和澳门城市大学,于11月29日成立了“粤港澳高校质量联盟”。
由山东省教育厅、日中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中日(山东)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对话会12月1日举行,来自中日两国366所高校、职业院校和中小学约600人参加,通过线下和线上开展对话交流。
为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积极服务开放强省,为浙江打造“重要窗口”彰显浙外智慧和担当,近日,浙江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学院正式揭幕授牌。
在1日举办的第七届“一带一路”中德经济合作对华会系列会议教育领域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就“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中德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合作进行了深度交流。
11月27日,由兰州大学、甘肃省教育厅主办,甘肃省内各联盟高校协办的2020“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论坛在兰州大学举行,国内外59所联盟高校相聚云端,共同探讨了后疫情时代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新发展。
香港大学30日宣布,该校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11月24日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环境而努力。双方将成立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联合实验室,以促进内地与香港在海洋及环境等领域的科研协作。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三亚学院25日先后举行“海南省华文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期望以基地为依托,利用海南侨乡区位优势和高校资源,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文+专业”的教育需求。
第七届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交流与合作论坛项下的第四届中国—东盟国际口腔优秀青年学生论坛举办了点评暨颁奖典礼。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雪兵11月25日在主题为“分享优势资源”的第四届国际展望大会(天空2020)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深化数字经济合作能够重塑全球价值链格局,促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11月24日,第四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经过15天的学习交流后在重庆落下帷幕。
人工智能课程将于明年进入韩国高中课堂,然后将于2025年前进入幼儿园、小学和初中。
11月21日,青欧生命科学高等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在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召开。
2020年11月17日,驻吉布提大使卓瑞生赴吉布提大学出席招商局集团与吉大合办的“共筑蓝色梦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C-Blue)优才计划2020年启航班吉布提专班开班仪式并致辞。
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毗邻东盟的优势,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不断深化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从2004年开始打造“留学广西”品牌,扩大广西高校在东盟国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1月19日,中柬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暨中柬重点产品质量培训会在大理大学举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姚雷、柬埔寨海关总署副总干事赛索坤、柬埔寨稻米联盟主席松撒荣、大理大学副校长段利华参加了会议。
日前,由哈萨克斯坦阿布莱汗国际关系与外国语大学(简称阿布莱汗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2020阿拉木图地区本土汉语教师专业化培训班正式启动。未来两个多月,来自中国西南大学的老师将通过视频方式,为阿拉木图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的近50名本土汉语教师进行培训。
日前,“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2020年会议暨校长论坛以“云会议”形式举办。此次会议上,长安大学受邀加入“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
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18日在回答立法会议员提问时表示,2019年民政事务局通过实习计划已为4000多名香港青年提供到内地实习的机会。
显示 2057 条中的 1121 到 114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