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圣城大学、比尔宰特大学、圣城开放大学22日签订中文教育合作协议,旨在进一步加强三所高校在中文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记者21日从教育部获悉,为全面提升高校专利质量,强化高价值专利的创造、运用和管理,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科技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提出高校应从源头上加强对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与服务,逐步建立完善职务科技成果披露制度。
由中国援助重建的尼泊尔拜拉夫中学日前举行隆重仪式,庆祝新校竣工并投入使用。
记者17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将持续推进未联网中小学校宽带网络覆盖,着力改善学校网络接入条件,并支持三家基础电信企业面向中小学校在前期推出的免费提速、资费折扣等网络提速降费举措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云课堂、免费直播点播等服务,支撑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开展试点应用。
白俄罗斯教育部长卡尔片科11日在首都明斯克表示,白俄罗斯与中国在2019年中国“白俄罗斯教育年”框架下举办了大量教育合作活动,推动两国教育合作达到新高度。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疫情当前,共克时艰,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东校区艺术中心发挥金帆书画院的美术特色优势,响应中国美术家协会开展“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美术家在行动”的活动,组织学生拿起画笔积极参与防控疫情的艺术创作。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合肥市蜀山区教体局统一部署,实施“四个三”工作法,利用网络平台,开设“空中课堂”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统筹整合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优质网上教学资源,确保“停课不停学”。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到了关键阶段,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体局科学防控、精准施策,针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各自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徽省桐城市组织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织密科学防控网格,在充分做好疫情排查、防控和宣传的同时,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心理防疫、人文关怀工作作为重点,织牢心理防疫“一张网”。
早在2010年,我国教育部推出“留学中国”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接收50万名国际学生,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接收国和世界主要留学目的地。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和国际交往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学子到中国留学。
来自中国内地的华都囯际集团(新西兰)5日宣布,作为克赖斯特彻奇震后重建的一部分,华都新西兰教育基地正式启用。
在农历鼠年春节之际,中国境外首所鲁班学院日前在中建埃及新首都CBD项目正式开课。
日前,来自中国高校的29名师生来到阿联酋沙迦大学,通过讲座报告、走访实验室、参观博物馆等多种形式交流互动,深入了解阿联酋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社会结构,以及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
随着中埃合作领域不断加深,教育方面的合作可更多地着眼于提升“软件”,实现援建援助项目硬件软件“两手抓”。
建行大学既是面向行内员工的职业教育平台,更成为向社会赋能、推进产教融合、开展金融知识普及运动的开放平台。
我国首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14日下午在济南启动,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解读了《教育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10日在谈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时表示,要严师德、促发展、优管理、立尊严。要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显示 2102 条中的 1421 到 144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