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2020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第十届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将于12月7日起在广西桂林举办,以助力进一步带动桂林旅游市场升温回暖,提升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影响力。
记者从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十三五”以来,云南乡村旅游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全省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累计接待游客超1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逾8500亿元,综合带动80万余人脱贫增收。
今年以来,河南漯河市源汇区依托独特汉字文化历史资源,紧密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中国食品名城建设,深入推进汉字文化体系建设、特色文创产业培育和城乡文旅融合发展,倾力打造源汇文化特色品牌。
12月3日,“黄河几字湾”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暨北京、川渝、呼包鄂榆地区品牌合作运营方签约仪式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举行。
在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旅游行业深陷寒冬之际,地处“世界屋脊”的西藏却率先嗅到了春的气息。今年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20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4.9亿元,显示出强劲的复苏势头。
斯里兰卡《adaderanabiz》12月3日报道,斯旅游局主席费尔南多表示,为促进旅游业复苏,旅游局已提出重新开放机场以吸引国际游客的建议,正在等待卫生部批准。
此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多位中外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中国—东盟民族文化交流互鉴与创新发展”做了主旨发言。
12月1日,幸福航空西安新总部基地揭牌,由此,幸福航空主运营基地回迁至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成为陕西省唯一一家由国有资本控股的本土航空公司。同日,幸福航空在西安基地投放的新运力——第二架波音737飞机顺利执行西安—襄阳—长沙新开航线首飞。
12月2日,由杭州飞来的GJ8919次航班缓缓降落在长白山机场,伴随首趟航班前来的还有浙江省旅行商踏线团,踏线团将开展环长白山区域旅游资源和产品的考察,此次的首航成功也标志着杭州—长白山的空中通道正式打通。
截至12月2日,携程、途牛、同程艺龙、美团四家在线旅游平台三季报相继出炉。综合财报数据来看,各家主营业务全线复苏,旅游业回暖迹象显著。
《明天报》12月1日报道,自疫情爆发以来, 由于旅游业停滞,佩特拉酒店业遭受了约数十万约第的严重经济损失,无力支付工资、税金、手续费等运营成本。
新西兰统计局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第三季度新西兰人海外支出同比减少近17亿新西兰元(约合12亿美元),降幅高达84%。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11月30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化“互联网+旅游”营商环境,以数字赋能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文化、民俗、冬景三大主题,推出演艺、庙会、冬游、研学等八大系列活动,在河南洛阳度过一个文化年、时尚年、健康年、亲情年、民俗年。“春节之源·洛阳过年”2020洛阳冬季文化旅游消费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香港特区政府1日宣布,由于香港疫情严峻,本地感染源不明的确诊病例迅速增加,香港与新加坡两地决定今年不考虑启动“航空旅游气泡”航班,并将于今年12月底评估2021年的安排。
110岁的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巴公房子保护加固及内部改造工程日前开始实施,标志着武汉市正式启动“汉口历史风貌区”改造升级项目。此举旨在进一步保护和利用武汉市现存的优秀历史建筑,再现珍贵的城市记忆。
记者从29日举行的青海冬春季文化旅游活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为激活高原冬春季旅游市场,青海省推出大美青海生态文化旅游十大主题产品,共百条旅游线路,覆盖全省8个市州155个景区(点),同时推出26条系列优惠政策。
28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省(区)文化和旅游厅在哈尔滨市联合签订建设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合作协议。
“2020年老外@Chongqing•老外爱尚渝派菜之来凤鱼”活动11月27日在重庆璧山区七塘镇乡愁乡滩举行。
捷通社11月24日报道,捷克旅游局准备在防疫限制解除后启动旅游促进活动。
显示 5850 条中的 2281 到 230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