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广州首开中欧班列以来,5年间的发展呈快速上升趋势——广州中欧班列共从广州大朗站发运班列387列、标箱35932个,申报进出口货物总值超140亿元。
第十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13日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本届东博会共组织签订国际、国内合作项目179个,总投资额超3000亿元,较上届增长13.7%,签约项目总投资额创新高。
9月11日下午,停靠在北部湾港钦州港大榄坪南作业区2#泊位的“彩云河”轮汽笛鸣响,随着最后一个集装箱吊装作业完成,缓缓驶离钦州港集装箱码头,标志着北部湾港钦州港-吉大港南亚YCX线正式开通,为腹地客户提供钦州港至孟加拉、新加坡等国家之间的进出口直航服务,较原驳运转海运方式更具时效性、经济性。
2021年第37周(9月6日-10日),天津航运指数(TSI)收于1848.63点,相比9月3日(第36周最后一个发布日)累计下跌0.50%,连续7周环比上涨势头中断。
记者13日从海关总署获悉,截至目前,东盟十国近1500种农产品、食品已可对华出口。
9月9日,2021“丝路海运”品牌影响力论坛在厦门举行,来自全球的港航机构代表以及行业专家参与交流,为“丝路海运”品牌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
海内外港航业负责人共同探讨未来疫情背景下、新发展格局中该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共同维护国际供应链的稳定与韧性。
9日上午,2021“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平行论坛——港航业共同维护国际供应链的稳定和韧性在福建厦门举行。多地港航人齐聚鹭岛,共同探讨如何维护供应链的稳定与韧性,如何抓住机遇,共同应对挑战。
日前,2021“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在厦门举行。据了解,“丝路海运”全球朋友圈正持续扩大,新平台、新路径探索持续深入,努力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自全球航运物流界相关负责人共同发出《第三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厦门倡议》。与会人士认为,疫情给供应链带来的巨大冲击,气候变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挑战,应共同推动构建和谐畅通有弹性的供应链。
据吉隆坡消息,9月11日,由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中国建设银行举办的2021年中马企业跨境合作线上对接会启动仪式在线上举行。
9月11日上午,装载着约3300方、价值约600万元木材的中欧班列(新乡号),从俄罗斯一路驶来,驶入位于国家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河南现代公铁物流园。这是从俄罗斯进口的首趟木材班列,标志着中欧班列(新乡号)开启中俄线路常态化运行。
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东博会)13日落下帷幕。本届东博会规模扩大,国际参与度进一步提升,签约项目总投资额创历届之最。东博盛会正谱写中国与东盟携手世界前行的壮美篇章。
9月10日,为期4天的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隆重开幕。
正在此间举行的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海关总署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中国—东盟贸易指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东盟贸易指数较2010年上涨141.09%。
9月10至13日,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数字经济成为此次东博会各方关注重点领域之一。
9月9日上午,京津冀首趟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专列从石家庄国际陆港启程,驶向波兰最大铁路转运港马拉舍维奇。
据青岛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青岛市外贸进出口总值5494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9.5%,较2019年同期增长44.5%,占同期山东省进出口总值的29.7%。
为助力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举办,“2021中马企业跨境合作云对接会”11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和中国广西南宁同步线上举行。
老挝总理潘坎10日呼吁,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重要合作指引,促进东盟—中国贸易投资合作,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以及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显示 22804 条中的 7701 到 7720 条结果
走进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会场
走进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
新华全媒+丨从新能源汽车看中国与世界“链接”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