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希腊雅典中国文化中心与希腊华人文化社团“希中文化协会”携手,以网络主题讲座、书法作品征集展示、经典诵读等形式纪念“联合国中文日”设立10周年。据悉,该活动旨在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增进希中文化交流。
在莫斯科索科利尼基公园内,有一座别具特色的世界书法博物馆,里面珍藏着来自70个国家的书法名家的5000多件作品,其中多数出自中国书法家之手。除了展厅,博物馆内还开设有书法艺术学校。
4月23日,在拉萨河南岸的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藏唐卡文化产业园施工现场,塔吊往返运转重物,工人们抓紧时间施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在这个产业园区建设中,西藏唐卡艺术博物馆的建设备受关注。
“希望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能够更加重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借鉴中国有益经验,采取更加全面彻底的防控举措。”近日,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两年,甘肃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通过成功举办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兰洽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亚洲合作对话—丝绸之路务实合作论坛、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等节会,着力强化外事统筹策划,不断加强各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展现了新气象,体现了新作为,取得了新成果。
“码上阅读”“21天阅读打卡”“听书马拉松”……记者从浙江图书馆获悉,自4月14日起,浙江各地将持续一个月时间举行系列线上活动,开启全民云阅读,把传统的“读书月”搬到线上。这也是浙江省各公共图书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首次启动的“线上读书月”。
近日,俄罗斯东方博物馆开启中国周活动,为俄罗斯的中国文化爱好者提供疫情期间“云上”看展、在线听讲座服务。4月16日晚,茶艺师安德烈在线举办中国茶艺主题大师班讲座。不少观众在直播中留言表示,讲座内容丰富,普及的知识非常有意思。
4月20日是联合国中文日。雅典中国文化中心和希中文化协会19日开始举行为期一周的线上交流展示活动,纪念联合国中文日设立十周年。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各地的电影工业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电影人也经历着严峻考验。电影频道《今日影评》栏目日前推出特别策划系列节目《命运与共》,“云”连线世界电影人,送去关心与问候,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4月16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旅游文化体育产业推进大会在卡森酒店隆重召开。
“传说山中住着一只美丽的神鹿,从来没有人亲眼见到过它……”根据敦煌莫高窟第257窟“九色鹿”的故事改编的动画剧《神鹿与告密者》近日在线上“云首映”,色彩鲜艳的敦煌壁画随着配音者的讲述缓缓“动”了起来,再现并活化了这个简单又富有深意的故事,“圈粉”更多年轻人走近敦煌文化。
据了解,受封城影响,孟买多数中文培训机构都改成了线上教学。一些负责人还告诉记者,相比传统课堂教学,网课即时方便,还省去了租用教室的成本,或许疫情结束后还会沿用这一方式。
以“同舟共济”为主题的中欧抗“疫”绘画作品邀请展近日在成都举办。来自意大利、法国、瑞士、匈牙利和德国的5位知名艺术家积极响应本次画展,加上中国的艺术家共有33位中外艺术家参展。
近日,东盟文化遗产数字档案馆正式开放。人们不仅可在网上研习、了解东盟各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更期望通过这个平台,可将东南亚和亚洲文明的宝贵财富完整而永久地“刻录”下来。
记者9日从以色列特拉维夫中国文化中心获悉,该中心日前推出“云·游中国”线上主题活动,让以色列民众足不出户便可感受中国文化魅力,领略中国大好风光。
为了配合疫情防控,自1月25日起,故宫博物院开始闭馆,至今已70多天。4月5日、6日,故宫博物院联手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多家媒体对闭馆期间的故宫进行直播,与观众共赴一场“云上”之约,感受故宫春意之美、建筑之美、空灵之美。据悉,这也是有着600年历史的故宫第一次网上直播。
潘家园鉴宝、吴裕泰论茶道、内联升做鞋……疫情期间,“老北京”集体开直播“圈粉”。开网店、做直播、运营粉丝、迭代产品,北京的老商圈、老字号忙得不亦乐乎。据了解,目前北京一半以上老字号已入驻淘宝直播,报告显示北京直播人才需求位居全国首位。
4月5日、6日,故宫博物院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抖音、腾讯新闻等网络平台举办3场直播。这是故宫自1月25日闭馆以来首次直播,展示了不同寻常的阒静春景。
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7日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特区政府文化局及文化产业基金持续关注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的情况,推出扶持措施和计划,鼓励采购文创产品及服务,支持文创企业互助扶持,共渡难关。
葡萄牙文化业协会3日表示,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史无前例,对葡萄牙文化市场造成重创,文化公司和专业人员都会因收入断崖式下降而面临生存危机。
显示 9045 条中的 5141 到 516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