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中国馆”揭牌仪式28日在摩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举行。
“鉴古知今,慎终追远;缅怀先人,开拓未来——华工先人的苦力号子,仍在我们的耳畔回响;华工先人的奋斗悲歌,将永远催策着我们前行的脚步……”10月1日《铁汉金钉》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首演,10月6日移师西海岸在斯坦福大学登台,该剧在美国东西海岸的演出收获无数好评。
“对于我们少数民族舞蹈演员来说,这是一次体验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好机会。”在世界文化遗产菲莱神庙内,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演员李鑫在第四届中非艺术节开幕式表演前对新华社记者说。
中国电影文化周27日晚在约旦首都安曼开幕。未来一周,当地观众将观看《战狼2》《101次求婚》《功夫瑜伽》等5部不同类型的中国电影。
由香港中国文化基金会主办的2019香港青年安徽文化科创交流团出发仪式28日在香港举行。30余名香港青年当日启程赴皖,将在5日的行程中与当地青年在文化、创业、投资等领域进行交流,并在科创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第四届中非艺术节27日在埃及南部历史文化名城阿斯旺开幕。来自中国、埃及、尼日利亚、乌干达、突尼斯等约30个国家的艺术团在开幕式上奉献了各具特色的表演,吸引数百名当地观众前往欣赏。
25日晚,随着乌镇戏剧节四位发起人陈向宏、黄磊、赖声川、孟京辉邀请执导开幕大戏《三姊妹》的俄罗斯导演尤里·布图索夫和日本戏剧导演铃木忠志共同敲响开幕大锣,第七届乌镇戏剧节在浙江桐乡乌镇正式开幕——为期10天的戏剧狂欢全面开启。
日前在吉林省2020届普通高校外语外贸类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小语种人才需求量加大,“小语种+专业课”成为很多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日前发布《“一带一路”国际出版合作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与83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图书、电子出版物、网络文学等方面的版权贸易,占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国家总量的近三分之二。
该纪念封由中国集邮总公司特别制作,将于近期发行50000枚,选用了中国艺术家刘中和新西兰毛利族画家詹姆斯共同完成的画作。
记者26日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获悉,中国国际时装周2020春夏系列已在京开幕。本届时装周持续到11月2日,180余位设计师的百余场时装发布在此间举行,新锐设计师占比超四成。与此同时,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机构广泛参与,中国国际时装周影响力与日俱增。
25日,东盟与中日韩文化城市网络启动仪式在江苏省扬州市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金早、中日韩三国“东亚文化之都”和“东盟文化城市”代表及文化主管部门代表,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中国东盟中心、驻华使馆代表等近两百人出席活动。
“感知北京·中埃文化产业交流对接”系列活动26日晚在埃及首都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吸引了中埃两国多家文化企业参与,两家企业现场签约。
法语音乐剧《摇滚红与黑》日前开启中国巡演。该剧改编自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试图以法式摇滚风情和具有现代感的艺术元素诠释经典文学名著的精髓。
记者在27日举行的2019年“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相关活动上获悉,由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与撰写、以向世界说明“中国从哪里来、中国走向何方”为命题的“读懂中国”丛书第二辑于当日正式启动。
景随人动的徽文化壁画,手机扫一扫让科普“活起来”的明信片,凭空出现的可触控显示屏……在10月25日至28日举办的2019合肥国际文创旅游商品博览会上,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技术、新产品集中亮相,黑科技给公众带来一场特别的文化盛宴。
10月23日,著名评书艺术家李伯清以朴实活泼的评书形式,给成都金牛区机关干部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报告。
10月25日,东盟与中日韩文化城市网络启动仪式在江苏省扬州市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金早、中日韩三国“东亚文化之都”和“东盟文化城市”代表及文化主管部门代表,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中国东盟中心、驻华使馆代表等近两百人出席了活动。
“今年9月13日,我和常老师准备到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参加主题为‘从古老汉字到现代艺术设计’圆桌论坛。但那天赶上巴黎10余年来最大规模公共系统罢工,我们担心会不会有听众。”在日前于河南安阳举办的2019中国国际汉字大会会场外,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白乐桑和老朋友常耀华教授聊起了今年“巴黎汉字节”的举办情况。
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和旅游部艺术司、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的第五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将于11月1日至7日在成都市举办。
显示 9415 条中的 6061 到 608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