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名观众5日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市中心的牦牛酒店观看了“丝路繁花”中华传统艺术表演。据悉,“丝路繁花”由尼泊尔中国文化中心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举办,为期三天,每天演出一场。
第五届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将于9月14日至16日在武汉举行,将有52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刊及出版单位前来参展,展出期刊9000多种近5万册,其中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报刊千余种5000余册。
“中华丹青丝路行——中国书画名家‘一带一路’主题作品展”3日在波兰首都华沙开幕。展览汇集20多位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的近40幅作品,吸引不少当地艺术爱好者参观。
全球首部“一带一路”纪录影片《共同命运》2日晚在威尼斯电影节举办推介会。来自意大利、法国、德国、中国等30多个国家的电影公司和发行公司代表、国际制片人、影评人及电影主创团队共2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时3天的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聚焦中国”活动9月1日落下帷幕。中意电影人在活动中密切接触和交流,为两国在影视领域的合作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作为“遇见中国——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系列文化展”的收官之作,“中华水塔——三江源”与“鲁迅文学之路”联展9月1日在德国特里尔拉开帷幕。
为期两天的2018世界食品峰会30日在哥本哈根开幕,来自39个国家的官员及食品行业代表与会,呼吁全球共同应对食品安全挑战,探讨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中国电影频道和黎巴嫩国家电视台30日在贝鲁特签署“2018中国电影月”赠播协议,后者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播放10部中国电影。中国驻黎巴嫩使馆临时代办蒋祖扬、黎巴嫩新闻部总司长哈桑·法勒哈等出席在黎巴嫩国家电视台总部举行的协议签字仪式。
8月30日是滇缅公路通车80周年纪念日。《滇缅公路通车80周年纪念邮册》当日在滇西抗战主战场之一的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首发,百余件珍贵历史文物同时向公众展出。
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29日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开幕。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得主、美国导演达米安·沙泽勒执导的传记电影《登月第一人》作为开幕影片亮相。
作为国际知名的专业现代舞展会,2018年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北威州)国际舞蹈博览会当地时间29日晚在杜塞尔多夫舞蹈之家剧院开幕。中国受邀担任本届博览会的主宾国,这也是北威州国际舞蹈博览会自创办以来首次引入主宾国。
美国洛杉矶亨廷顿图书馆内的“流芳园”(亦称“中国园”)之美令28日到访的嘉宾们心旷神怡。更令他们向往的是,这座中式仿古园林18个月后将扩大3倍多,达到12英亩(约合4.9公顷)。
“丝路花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系列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按照活动计划,广州市相关文化机构将于9月赴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及塞浦路斯开展推介活动和文艺展演,届时南越王宫博物馆组织的《辽阔的南海——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专题展览也将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多地开展。
以“对话·交融”为主题的第四届香港文化节将于9月14日开幕,活动期间将举行多场展览、研讨会、音乐表演、电影放映等活动,将不同传统艺术元素融入节目中,向市民及游客呈献最地道的香港文化精髓。
由中国、英国、丹麦等国艺术家联合打造的原创大型歌剧《马可·波罗》,不久前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剧作展示了各民族渴望融合发展的强烈愿望,彰显了维护丝绸之路畅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这部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成立后推出的首部原创大戏,获得观众和专家点赞。
埃及国家电视台将于下月陆续播出7部中国电影,每周播出一部,连播7周。根据中国电影频道与埃及国家电视台日前签署的协议,自9月27日起,埃及国家电视台第二频道每周四晚播出一部中国电影。这些影片是《大唐玄奘》《十二生肖》《被偷走的那五年》《那人那山那狗》《爱在他乡》《战火中的芭蕾》和《鲜花》。
以“文化对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由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和中国日报社主办的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五届年会将于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
韩国希望能够与中国更多的在创作方面有更多的合作,联手打造东方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品牌。
由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主办的《中日韩共用汉字词典》出版仪式25日在北京举行。词典收录了658个中日韩三国民众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共同常用词汇、词条释义及例句,适用于对三国文化和传统感兴趣的普通民众、游客、学生等人群,是中日韩语言文化合作的最新成果。
“把世界优秀图书引进中国,让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秉持这一宗旨,日前正在举行的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成为家门口的国际版权贸易平台,来自93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家出版机构,密切交流合作,助力中国出版走出去。
显示 9234 条中的 7121 到 714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