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苏富比将于16日举行“毕加索与康多”展览,展出西班牙画家巴勃罗·毕加索与美国画家乔治·康多两位艺术大师的42幅肖像画作品,其中包括19幅毕加索的作品,是香港历来规模最大的毕加索作品展览。
《简·爱》的原稿、劳伦斯的亲笔信、狄更斯的私人藏书票……15日,中国读者期待已久的“文苑英华·来自大英图书馆的珍宝”展在上海图书馆揭开神秘面纱。来自英国五大文豪的珍品巨著飞越时空,与中国读者展开为期一个月的交流互动。
“中国风格——中国国家画院水墨人物艺术展”14日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近40幅融入了当代艺术特色的作品一展中国水墨艺术的新面貌,令现场来宾耳目一新。
2018年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演14日在京开幕。来自6个国家的7部作品将在4个月中先后上演。开幕剧是契诃夫的代表作《海鸥》,由此前在国内获得良好口碑的立陶宛OKT剧院演出。
《丝·赏——时尚中的中国女红展》13日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中国文化中心开幕,展出了来自中国丝绸博物馆的27件极具代表性的丝绸服装。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总商会副会长吕建中建议尽快建立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规则和标准体系。
第29届科威特“未来”艺术节正在此间举行。作为唯一应邀参加的外国表演团体,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艺术团13日晚以一场“锦绣中国”民俗表演赢得观众的喝彩。
“山西侨联要继续做好‘亲情中华’文化品牌,开展神农炎帝文化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海内外文化交流活动。”山西省侨联主席王维卿6日在山西省侨联十届二次全委会上表示,要营造侨联特色文化氛围,推动山西文化“走出去”,让广大海外侨胞更好地了解中国、感知山西,增进中华民族认同感。
泰国南部宋卡府10日举行“海上丝绸之路”展览。泰国副总理威沙努、中国驻泰国大使吕健,以及泰国政界、泰南侨社代表及泰国民众等约1500人参加。
第三届“丝绸之路”中印音乐节11日晚在印度孟买举行。来自中国内蒙古大草原的音乐家们集中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蒙古族艺术,精彩的演出激起观众的热情回应,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
由中国国家旅游局主办的“美丽中国—万里长城”主题推广活动11日在维也纳著名历史建筑下奥地利宫举行。本次活动是“中国-欧盟旅游年”框架下的推广活动。
中国电影周开幕式9日在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举行。从3月10日至16日,科特迪瓦国家电视台将播放7部中国影片,包括《十二生肖》《大武当之天地密码》《被偷走的那五年》《太极1:从零开始》《太极2:英雄崛起》《画皮2》《全民目击》。
第50届里斯本时装周11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市中心卡洛斯·洛佩斯宫落幕。
寻求与观众互动的不间断现场艺术表演正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举行,吸引了不少观众体验这种新奇的表演形式。
19世纪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李斯特·费伦茨的一些乐谱手稿10日在李斯特·费伦茨纪念博物馆和研究中心展出,这些手稿此前曾被认为已经丢失。
“让陶瓷文化课程走进孔子学院”“设立‘中国陶瓷文化日’”。全国两会期间,部分人大代表建议,多方面打通中外文化交流渠道,营造更加良好的中国陶瓷文化传播环境。
“在打击跨国网络侵权盗版活动中需要国与国之间的协同、协调和协作,通过技术手段、市场手段、法律手段整合利用,发挥整体效应。同时,打击跨国界网络侵权盗版,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要高度重视海外中国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扫清障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说。
“中国芳香:古代中国的香文化”展9日起在巴黎市立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百余件陶瓷、青铜等香具和书画将引领参观者进行跨越两千多年的中国“芳香”之旅,感受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
“2018海外华文媒体眼中的藏区”摄影展8日在台湾新竹县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区开幕,展览分“冰封的乡愁”“众神的礼赞”“美丽的河谷”“如歌的行板”四部分,展示藏区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宗教等题材的作品逾百幅。展览由台湾劳动党和大陆的黄埔军校同学会共同主办。
8日上午,来自东方的竹笛曲在约旦佩特拉古城游客中心广场响起,各国游客驻足聆听。这是“浙江文化节”首次走进这座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的历史名城。
显示 9075 条中的 7381 到 740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